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编读感言>苟安于侥幸的年代>文章详情

苟安于侥幸的年代
2017-05-15 18:35:34 作者:冯克力 热度:4668℃ 收藏
张贻贝先生在《我的初中》里,回忆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经历。在“反右”运动整团期间,他这个未成年的初中生也未能幸免,无端被开除团籍,连毕业都受到影响,从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下跌入了深渊。万般无奈,他只好从滕县来到省城,硬着头皮去团省委申诉。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颇具戏剧性。山东团省委的相关领导听了他的申诉后,明确表态“在运动中整学生是错误的”,让他安心回去。不久,当地的团县委书记主动找他谈了话,给他平反,撤销了开除团籍的处分。
作者的这段记述,让我想起家父生前跟我说起的一件事。
碰巧的是,反右前后家父正供职山东团省委。当时,团省委有一名干部的妻子在本埠团市委工作,因“鸣放”时说了什么话,行将被划为右派。团省委的领导听说了,觉得处理过重,让家父去与团市委的领导私下沟通沟通。没想到刚一开口,即遭对方婉拒,说,在团内你们是上级领导机关,但你们也知道,反右运动我们要受属地党委领导,按市委的部署进行……见话不投机,家父只好打住,悻悻而归。后来那位山东大学毕业的女干部到底还是被打成右派,先是罚去副食品店卖肉,又随丈夫下放到鲁北一偏远的县份。她丈夫因对她被打成右派发过一些牢骚,整风补课时 定为犯“右倾错误”,降职下放。直到给右派改正平反以后,夫妇俩才又回到省城,各安其所。
相比之下,张先生还算是幸运。在当年那种氛围里,即使团省委发了话,下级团组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完全有可能推诿不办。即便团县委想干预,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自有理由不买你的账:我又不归你领导。可见,张先生能被平反,实在是侥幸。
其实,在运动频仍、制度缺失的年代里,又有谁不是苟安于侥幸之中呢?就说家父去为人说项这事吧,假如有人不知动了哪根心思,告你个“包庇右派”,结果会怎样,还真不太好说。
本辑还有李晓航女士的《往事如烟》,讲述了母亲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后家破人散、颠沛流离的苦难,读来催人泪下。
哦,年复一年,反右距今不觉已整整一个甲子了……
上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