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编读感言>默契>文章详情

默契
2018-07-12 19:11:35 作者:冯克力 热度:5117℃ 收藏
新编付梓在即,正寻思在“书末”说点什么,见到了编辑部同事转来成都一署名“阳光”的读者,在《老照片》微商城后台的留言:
“你好,七册书已收到,包装完美,没有一点破损,非常感谢你们对读者的尊重。 一九九六年的一天,下班路过书店,看到了刚刚发刊的《老照片》,从那时起、从第一辑开始,二十二年来从未间断过收藏,单行本、珍藏版都有,一册不缺!这二十多年,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工作,几本最新的《老照片》都经常带在身边,出国时宁可减掉一些个人物品,书我是绝不会放弃的。经常有一些文章描写的感同身受,时时让人热泪盈眶,这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实在是难能可贵。近年来因快递行业的便捷,我多在一些购物网站购买《老照片》,可是网站发货的工作人员对图书缺乏爱护、把图书仅仅当作一件普通商品,收到的书籍多多少少都有些损伤,每当翻到这些有损伤的书,心里总有一些遗憾。今天收到你们寄来完整无缺的书籍,非常高兴,谢谢你们的用心和努力!祝《老照片》青春永驻,让老照片里的那些经典故事永驻心田! ”
从《老照片》面世到现在,二十多年来,有时私下里,有时在公开场合,经常有人问道,《老照片》还会出下去吗?你们到底能坚持多久?其实,我们很理解外界的这些疑问,像《老照片》这种平实无华的小书,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影响,明摆着也不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却风雨无阻,不惊不乍,一本一本地出了二十二个年头,总要有自己的理由吧?
我想,看过了上面的留言,大家或许也就明白了。《老照片》坚持了二十二年,而且还要一如既往出下去,归根到底,是缘于它与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
这一默契,始于“一九九六年的一天”。打那以后,或于地铁站的书摊、或于街角的报亭、或于书城汗牛充栋的读物里、或于亲友的口口相传中与《老照片》不期然的邂逅,已成了我们与千千万万“阳光”们的共同记忆,历久而弥深。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