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编读感言>老照片的“价值”>文章详情

老照片的“价值”
2012-02-08 23:03:29 作者:冯克力 热度:6012℃ 收藏
 
  前些时候,到上海参加了一个老照片的收藏拍卖与研讨活动,见到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照片收藏家与收藏爱好者,新朋旧友,济济一堂,堪为老照片收藏界一次难得的盛会。

  交谈中,来自杭州的老照片收藏家王秋杭先生说起一件事。他说,前不久在北京与仝冰雪(也是国内知名的老照片收藏家、我的一位老朋友)曾谈论到老照片的价值,仝冰雪有句话很精辟,他也很认同:老照片的价值说来说去全在那一张纸,那张承载了诸多光学、化学工艺的老相纸,在经过了数十年、上百年岁月消磨后的奇妙存在。经过王秋杭先生和笔者的两度转述之后,虽已未必是冰雪兄的原话,但我想如果秋杭兄转述得大致不差的话,上面的引述与冰雪兄表达的见解当不会相去太远。

  坦率地说,乍听之下,我有些诧异,也很有些疑惑:毕竟,一张老照片价值的大小,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至少照片上所定格的社会历史信息,是我们在衡量一张老照片价值时不能不考虑的。但,我还是多少理解了冰雪兄作为一名资深收藏家对老照片的那份特殊的情感与独到的认知。

  或许是,在冰雪兄和那些地道的老照片收藏家眼里,只有那些原版的、多年保存下来的老照片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老照片(事实上,这些年在各种拍卖会上真正拍出高价的,也正是这样一些照片),所以他才如此强调那张“承载了诸多光学、化学工艺的老相纸”吧。

  好像是罗兰.巴特,法国的那位天才的文艺评论家和思想家,他也留意到了照片的这种作为物品的属性,即照片是一种可拥有、可触摸的物件。作为物件的照片,与作为影像的照片,有时候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一张老照片上的影像我们可以任意去复制(尤其在扫描、复制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而作为物件的照片却是无法复制的,你无论调动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也无法复制模拟出一幅与那张老照片一模一样的实物照片来——虽然有些古董制造商一直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在照片做旧上绞尽了脑汁,结果却总是弄巧成拙。那张历经岁月消磨的“老相纸”,始终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

  这让我想起了我与台湾的著名老照片收藏家秦风先生曾有过的讨论。起因是我在某辑《老照片》的“书末感言”里提到他的一次老照片展览时,称他展出的照片多为复制品而非原版照片,秦风先生看到这篇文章后,特意从台北打电话过来指出我的表述有误,说他拿来展出的照片并非是用老照片扫描以后复制的,而是用原底版放大的,应该视同原版照片。是啊,所谓“原版照片”,顾名思义,不就是用原底版印制(虽然今天的制作技术与当年的洗印工艺已不可同日而语)的照片吗?不过,若用冰雪兄那“一张老相纸”来度衡,这些照片虽然是原版的,恐怕与收藏家眼里那种纯粹的老照片还是有些不同吧。

  可见,对老照片价值的判断,乃至对老照片的定义,实在是一桩既复杂又见仁见智的事情。

  回想起来,与焉上海的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便是听闻了他人转述的冰雪兄的这句收藏老照片的心得,它无疑为我们理解与认知老照片开启了另一个窗口——尽管透过这个窗口看到的,对于《老照片》常年的读者来说,或许会觉得有些陌生。

  毋庸讳言的是,《老照片》与收藏界对老照片的认知确有一些差异。实在说,《老照片》对作为信息载体的“那一张纸”并不怎么太在意,无论是原版的还是复制的(包括印刷品),哪怕只是一个电子数据,均在所接纳。《老照片》更关心或者说更在意的,还是照片所定格的社会历史信息是否珍稀、是否有趣。

  有些事,说出来不怕收藏老照片的朋友们笑话。当初创办《老照片》的时候,每次去北京出差,只要赶上周末,我都要抽空去潘家园转一转。见到有意思的老照片,只要价钱合适,也颇“淘”过一些。我那时“淘”老照片并非为了收藏,而是为了在《老照片》里用。《老照片》甫一面世,稿源有些紧张,也是想从潘家园“淘”点照片回来,以解燃眉之急,很有点找米下锅的意思。有时候,明知摆在摊位上的货色是将老照片扫描复制后又做旧的,冒充原版老照片在兜售,而一旦感觉照片上的信息还有些意思,便蹲下来与卖主还价,虽不当面道破其照片的真伪,但杀价却毫不留情,多数情况下总能如愿以偿。盖因卖主也心知肚明,自己的老照片是复制品,原非什么奇货可居,既有愿者上钩,何不趁早出手?

  这种注重照片信息的价值取向,固然是由《老照片》试图通过照片来反映历史的诉求决定的,而单从实际的效果来说,原版的老照片也好,翻拍的老照片也好,电子版的老照片也好,乃至复制后做旧的老照片也好,只要画质过得去,一旦印到书上,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即使通过彩色精印的原版老照片,虽然还原效果远在黑白印刷之上,但捧在手里,与把玩那张承载了诸多光学、化学工艺的老相纸,感觉还是大不一样。
#p#副标题#e#

  正像作为物品的老照片与老照片的影像不完全是一回事一样,把老照片作为收藏品与把老照片作为还原历史的资料,两者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说到老照片信息的价值,有些瞬间,像抗战胜利南京受降仪式后冈村宁次率日方代表黯然退出会场(见图1),像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与毛泽东并肩合影,再有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恢复中国席位时中国代表的乐不可支(见图2)……面对这些历史性的关头,在拍摄者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无疑就注定了照片的价值,而且这价值也是拍摄者很容易留意到的。但在很多情况下,照片信息的价值并不是即时显现的,往往是在经过了历史演变、岁月淘洗之后才凸显出来。

  《老照片》里曾刊登过一幅张志新上大学时的照片(见图3),照片里的张志新穿着朴素,临风玉立,脸上洋溢着清纯的微笑,充满对未来的憧憬……照片刊出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震撼,更有人专门致信编辑部,表达自己的由衷感慨。(说到张志新,有些年轻人未必知道,在这里还是有必要稍做介绍。张志新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因对毛泽东发动“文革”有所非议,被打成“现行反革命”,于1969年9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备受凌辱,1975年4月4日惨遭杀害,年仅45岁。临刑前,为防止她呼喊口号,行刑人员还事先生生割断了她的喉管。1979年3月2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她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

  严格说来,张志新这张照片不过是一幅司空见惯的生活照,许多人都不难从自己的影集里找出几张这样的照片来。(如今,各地的老照片市场上这种照片大量充斥,摆在那里,很少有人问津。)而张志新却以自己悲壮而惨烈的人生,赋予了这张早年间的“倩影”以特殊的价值和惊心动魄的力量。几十年后,这幅照片一经呈现所具有的效果,当年的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拍摄者面对张志新按下快门的一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假如有一天,这幅照片的原照突然出现在某个老照片拍卖交易的现场,在老照片收藏界所引发的轰动,当是不难想见的吧。

  还有一些照片,拍摄者当初拍摄的时候,对它的价值心里是清楚的,但随着后来世道的变化,照片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却完全变成了另一回事。

  早年间,我曾在济南的文化市场“淘”到了一组1976年北京“五一”游园活动的照片,是当年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为配合放映相同内容的纪录片而发行的宣传照片,均出自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之手。其中的一张照片(见图4),背景是北京的天坛祈年殿,大殿前面有几个人正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交谈,印在照片背面的说明文写道:“在粉碎反革命逆流的斗争中建立功勋的首都工人民兵、人民警察和警卫战士参加游园。他们表示要更紧密地团结战斗,把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推向新高潮,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努力作战。”

  所谓“粉碎反革命逆流的斗争”,指的就是不久前的平息“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史称“四五事件”)。在那次事件中,各界群众于清明前后在天安门广场大规模聚集,悼念周恩来,却遭到当局的残酷镇压,照片里的人物即为在这次镇压中建立了“功勋”的几位积极分子。然而吊诡的是,随着中国政局的突变,仅仅过了一年多,“天安门事件”即获平反,照片上的人物则成为了共和国历史上最短命的“英雄模范”,其平息“天安门广场反革命事件”的“功绩”,也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段并不光彩的记录。

  诚然,这无疑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照片,只是这“价值”已非拍摄者的初衷,需要换一种眼光去估量了。
#p#副标题#e#

  中国有句成语叫“欲盖弥彰”,有些老照片所显现的价值,大可用这句成语来诠释。1949年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有关民国社会的日常状态,有关抗战正面战场之种种都成为禁忌,被人为遮蔽。随着近些年的国共和解、两岸交流,大量客观记录民国日常生活(见图5)和正面战场的老照片被披露出来,令人耳目一新,有些照片更在拍卖场上以不菲的价码成交。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民国社会及正面战场从来就没有被遮蔽过,相关的照片可以随意呈现,到处都能见到,就像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那样被大张旗鼓地宣传,上述这些老照片的珍稀性难免会大打折扣,自然也就没有了现在这样的价值,没有了我们今天一经面对而带给我们的视觉上的强烈震撼。

  我们通常说,经过了岁月积淀的照片才有意思,而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的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

  当然,如果这些有“意思”的影像,又恰好附着在冰雪兄所钟情的那张“承载了诸多光学、化学工艺的老相纸”上面,就再好不过而臻于化境了。

  不知冰雪兄以为然否?

                       (原刊《悦读》第二十五卷)



图1 1945年9月9日,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率日方代表黯然退出受降会场。这样的历史关头,只要定格下来就具有了永恒的价值。



图2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经过投票,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决结果一经公布,与会的中国代表乐不可支。



图3 张志新年轻时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时的留影。这张原本寻常的生活照片,因为主人公后来悲壮而惨烈的人生,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价值。



图4 1976年“五一”节在北京天坛参加游园的“英模”代表,他们在平息不久前的“天安门反革命事件”中,分别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图5 曾经陌生的民国影像:1948年,运行在沪宁线上的豪华列车。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