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编读感言>《老照片》与老照片>文章详情

《老照片》与老照片
2015-12-22 03:29:26 作者:林明 热度:5765℃ 收藏
还是在《老照片》问世以前很久,我就对老照片产生了兴趣。
20世纪80年代初,我进入国内一个著名大学的图书馆工作。由于业务工作关系,我每天要跟许多西文图书打交道,出于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我对一些论述中国历史的西文图书中的老照片插图比较关注,这些外国人在中国拍照的照片,绝大部分是我过去未见过的。有一次,我在一册大而厚重、装订精美的西文原版书中,看到了数十幅已消失几十年的北京城墙和城门的照片,这些照片印刷极为精良,甚至城墙上的砖缝也清晰可见,这些壮伟景观深深震撼了我,世上已经消失的事物,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重新呈现在今人面前!这本原版书的英文书名是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中译名《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作者和摄影者是瑞典人Osvald Siren(中文名字喜仁龙),该书于1924年出版,仅印了800册,每本书都有编号。 据我所知,国家图书馆和我所在的图书馆都各收藏有一册原版书,且作为善本保存,可见其珍贵。在这一类西文图书中,我时常会看到一些反映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和社会的照片,其中印象颇为深刻的是1863年拍摄的北京明十三陵神道的照片,那可能是我亲眼所见的北京最早照片,照片上的十三陵景色苍凉荒芜,与今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十三陵景区相比,已是天壤之别。然而,我见到的那些照片都是来华的外国人拍摄的,无论他们以何种身份,或何种动机,所拍摄的照片都带有浓厚的西方视角色彩。
1997年初,我在校园附近的一家小书店中偶然发现了《老照片》第一辑,它仅有三十二开本大小,但封面设计独特精致,内容引人入胜,我毫不犹疑地买下了这本书,从此我和《老照片》结下了长达十八年的缘分。起初《老照片》通过书店发行,一年四辑,每隔几个月我就要到书店看有没有新辑到来,生怕买不到。后来《老照片》增加了邮局订阅,一年六辑,篇幅大大增加,这说明它在读者中有着广泛影响。从此我每年订阅,收藏了到目前为止已出版的全部《老照片》。不仅如此,我还收藏有《老照片》另行出版的系列专辑《你没见过的历史照片》《1937:沪淞会战》等十几种图书,它们弥补了只能按期出版的《老照片》的容量不足,使读者能够见到更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照片。
2002年6月出版的《老照片》第二十三辑刊登了金土写的《两位抗日飞行员》一文,该辑封面采用了其中一位飞行员的照片,文章叙述的是1937年8月淞沪会战中两位中国空军飞行员舍身驾机撞毁日本旗舰“出云”号的英勇事迹,而封面上的飞行员恰好是我父亲的姨表哥沈崇诲!从我小时候起,父亲就数次以钦佩的口气提起他的这位表哥。沈崇诲,上一世纪三十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其父沈家彝,是民国著名的法学家和最高法院大法官,与我祖父熟识,其母姓陈,是我祖母的姐姐,出身贵州名门。沈崇诲大学毕业时,面临民族存亡危机,毅然投笔从戎,考取中央航校,成为中国早期培养的第一代飞行员。据我父亲讲,在那次空战中,沈崇诲因为飞机故障无法返航,本可弃机跳伞,但他毅然决定和同机战友一起,义无反顾地驾机冲向日舰,以身殉国。沈崇诲及其战友的事迹当时在报纸上登出,激励了全国抗日军民。当我把《老照片》发表的这篇文章给父亲看时,他很高兴自己的表哥能够被人们重新记起。
2014年8月出版的《老照片》第九十六辑刊登了笔者写的《“旧京九老会贤堂”合影》一文,该辑封面选用了笔者发去的旧京九老合影照片,其中就有我的曾祖父。“旧京九老”是对北平晚清著名翰林的尊称,或许是因为在民国时期尚在世的翰林已越来越少,即使健在者也因年事已高,能够一起聚会并合影的机会更是极为难得。而且照片人物都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特别是陈宝琛、朱益藩两位末代帝师的出现,为这张照片增添了一定史料价值。因此,在《老照片》的编辑眼中,这张照片很可能成为一幅主题内容颇为独特的历史图像。照片正面的文字简洁扼要,但包含了与照片有关的人物、地点、时间、缘由等要素,无意中为后人进一步考证提供了便利。从照片人物的坐立姿势来看,似是特意请照相馆或摄影师拍摄的,并不像一般旧友同好相聚那样随意拍照。或许,这些耄耋老人知道自己来日不多,想要郑重其事地留下一张空前绝后的翰林群体像吧。
以上两辑《老照片》的封面都选用了与我的先人前辈有关联的照片,使我感到自己和《老照片》有着一种不解之缘。每当我拿到崭新的《老照片》,都像遇到久不见面的老朋友一样,迫不及待地翻开来,一睹为快。正如《老照片》征文启事指出的,“《老照片》已经成为一个以老照片为媒介的民间叙事的独特平台”,《老照片》的鲜明特点就是以老照片为依据进行的一种口述历史、或者是对老照片内容的研究考证。从《老照片》发表的文章来看,其主题内容可归纳为人物(从历史名人到普通百姓)、家族(从名门望族到一般家庭)、团体(包括机关、学校、企业、军队等单位)、事件(从重大历史事件到局部性微小事件)和地点(包括人文地理或自然地理)几大范畴。无论是哪一范畴,其表达方式既有回忆往事的口述记载,也有基于史料的严谨考证。但这两种表达形式都是以各自不同的微观角度折射出了漫长曲折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巨大变迁。我们从教科书上认识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宏观历史,而老照片就是历史一瞬间的定格,但如果没有相配的叙事文字,仅凭图像是很难解读它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的,而一旦加上叙事文字,静态的照片就变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图像,领着我们走入时光隧道,回到过去的某一特定时间或地点。当无数老照片成为一个个历史瞬间定格的集合时,就会使中国近现代史的大框架变得有血有肉有魂。如果说宏观历史像浩瀚大海,而微观历史就像大海中的水珠,无数水珠形成大海,而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老照片》的取材就像不断地在海边舀起一勺水,我想,这就是《老照片》口碑常在、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吧。
上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