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私人相薄>我的公公刘顺元>文章详情

我的公公刘顺元
1996-01-01 00:00:00 作者:马懋如 热度:9007℃ 收藏

  《老照片》的编辑约我写写我的公公刘顺元,还要我提供老照片。这是一个难题,我对公公了解很少,老照片更少。公公在世时,我曾斗胆提出为他写“传”,被拒绝了。后来丁群先生写《刘顺元传》,很费周折,老人有言:“死后随你怎么写。”《刘顺元传》于1999年老人去世三年后问世。
  我的公公刘顺元,山东博兴县人,1903年生,1996年九十三岁去世。他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国文学系,1926年加入国民党;1931年加入中共,长期从事革命工作,“文革”前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纪委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后任中顾委委员。他原名王学博,号溥泉,曾化名赵正国等。
  提起“刘顺元”这个名字,还有一段故事。1934年他第三次被捕,审讯时他自报假名李春远,被记成“刘顺元”。从此,敌人喊他“刘顺元”,狱中难友称他刘大哥。他“坚不自首,恶性甚深”,被判徒刑十年。1937年8月,他被党营救出狱,拿着写有“刘顺元”名字的判决书向党汇报,得到了党的信任,委以重任,负责审查出狱的党员。从此,“刘顺元”这个名字被沿用到最后,晚年他谈及此事时说:这是一个遗憾,弄假成真!
  我公公一生经历坎坷,传奇。有“山东怪杰”之称。丁群所写《刘顺元传》概括了他的一生:国民党三次将他投入监狱,斯大林指责他“反苏”,毛泽东批评他“右倾”,提审林彪和“四人帮”集团主犯须经他批准。我补充几句:他是家乡国共两党的创始人,周恩来亲自批准他入党,刘少奇深知他的为人,毛泽东说他是“党内的大知识分子”,陈毅称赞他是“中国党内敢于公开抵制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第一人”,夏衍说他是“骨头最硬的人”,李锐说他是“具有大德、大智、大勇,不应被后人忘记的历史人物”,他说自己“危险时决不贪生怕死,安乐时决不贪污腐败”,“在真理面前一定能低头,同时决不在思想政治上盲从”。
  1952年,刘顺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我和他的次子王汉民在部里工作,后来我们结婚。公公每日来机关很早,在院内散步,哼哼京剧,然后到办公室看书、办公。我做秘书工作,部里的重要会议由我记录,会上公公发言不多,但很有份量,受到与会者的重视。后来得知他在旅大任职时,因抵制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苏军的专横,被斯大林点名,苏军将他驱逐出旅大。为顾全大局,公公被罢官,连降三级,不得公开露面。1953年斯大林去世,刘少奇到处打听他的下落。1954年,公公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江苏省委副书记。此时我和爱人调北京工作,他们父子南北相隔,难得见面。
  1966年,“文革”殃及全国,公公自难幸免。1967年秋,我去南京寻找下落不明的公婆,我不敢公开打听,先在街头看大字报,以摸底细。
  我在新街口闹市看到一张大字报,上面列举了江苏省委所有领导人的“罪行”,每人一段文字,配一幅丑化漫画。公公的“罪名”是“老右派”、“老修正主义”、“老三反分子”。那幅漫画把他画成一个老道,头戴道士帽,身着道袍,脚蹬云头鞋,昂首注视着空中飘下的写有“修毒”二字的纸片……我不敢记录,更不敢拍照,匆匆离去,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的江苏省级机关造反派,编了一本《刘顺元黑话集》。“黑话”不黑,讲的全是人们不敢讲的真话、实话。后来编《刘顺元文集》,这本《黑话集》起了索引的作用。
  得好心人相助,我找到了被监护在南京西康路33号的公婆。他们失去了自由,相依为命。婆婆见我很是惊喜,诉说了公公和省委领导们一日数次被拉出去游街批斗,几乎丧命……公公穿一件破旧棉袄,消瘦,苍老,疲乏。公公每天要应付多起造反派的逼供,他不做伪证,不说违心的话。公公简单地向我询问了外界情况,嘱咐我要“头脑清醒”、“脚跟站稳”。因还要去接受外调、写材料,公公喝了一碗面条汤,便匆匆走了。我不敢久留,告别离去。北方搞出一个“六十一人叛徒集团”,造反派企图从公公口中挖出一个“南方叛徒集团”,公公说:“我相信你们有能力杀我的头,但要我说假话,你们没那个力量。” 公公被带上镣铐关进监狱,这是他第四次被捕,坐的是自家的牢。他感慨地说:“坐敌人的牢理直气壮,坐这样的牢多窝囊!”他对两种监狱做了对比:异曲同工,难分泾渭。
  在周恩来总理的干预下,1972年10月,江苏省委几位领导人由集中监禁改为分散监管,公公被转移到句容县桥头“五七”干校,允许与家人见面,但仍无行动自由。闻讯,春节我和爱人带两个孩子,约了大哥的五个子女同去看望二老,当时大哥因冤案还在狱中。
  当时物资匮乏,我们只带去一捆大葱和一筒饼干,还有一些换来的全国粮票。公公连说:“好东西!好东西!”他收起了全国粮票,将饼干筒放到了自己的床头。三个小叔也来了,大家相聚几日,不谈“文革”,不谈政治。每日早晨,老人领着儿孙们在附近田野散步,一日三餐从食堂打来饭菜。儿子们陪老人下围棋,老人棋艺高,无人能赢。临别时,我用带去的上海牌120相机,记录了这难得的天伦之乐。
  公公在“文革”中失去自由七年后,回到南京,住进了一间半旧房,此时他已一无所有了。公公爱读书,我为他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买书。当时书难买,我设法购得一套《鲁迅全集》,给他寄去,公公非常高兴。后来我陆续为他购买了《马恩全集》等书籍。为买书他曾亲笔给我来信,他给儿子来信,必谈读书和做人。
  公公从小好读书,在私塾,他能通本背诵“四书”、“五经”,包括最难读的《书经》、《易经》,老师夸他是“过目不忘的神童”。中学时,他几乎读遍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大学他就读北师大英国文学系,大学毕业后,为寻求救国之路,他研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并作社会调查,以后读了大量介绍西方及苏俄的书籍,以及康德 、黑格尔、马克思等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著作。被捕后,公公背诵读过的书并教给难友。据同狱的李世农(曾任安徽省委书记)回忆,公公教过他们《正气歌》、《长恨歌》、《出师表》、《赤壁赋》等,出狱后他查阅了《正气歌》等原著,竟一字不差。

  照片1:1928年,刘顺元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国文学系。
  照片2:1934年,刘顺元第三次被捕时的囚照。
  照片3:1952年,刘顺元和次子王汉民第一次合影。
  照片4:1
950年代,刘顺元任江苏省委书记时和农民在一起。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夏衍是我公公的好友,是我的老领导。我陪《刘顺元传》作者拜访夏老,夏老对公公在旅大的作为很钦佩,说公公是“骨头最硬的人”。说公公在1958年“大跃进”中是“最敢讲真话的人”。当年夏老去南京,公公曾直言相告:那些高产报导“全是假的,别相信”。
  公公对当时的浮夸风早有觉察,为弄清真相,他和华东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合种了一块水稻密植试验田,结果失败。他亲临盐城的一块亩产超万斤的“卫星”田,那是将几亩即将成熟的稻子移植、合并在一起的,轻轻一拔,移栽的稻根就离土了,公公当众拔起,大笑说:“果然是人造卫星!”他曾通知报社,凡虚夸的高产新闻,不管来自何方,一律登在报屁股上。为刹住浮夸风,经他签发,1958年9月19日江苏省委下达通知:凡上报高产,县、乡党委书记必须个人署名。公公说:“看你们还敢不敢胡说!”
  听我爱人说,公公1928年大学毕业时拍了一张头戴学士帽的照片,曾挂在老家堂屋的墙上,祖父以此为荣。照片在战乱中丢失。三兄弟没有父爱,在国土沦丧、祖父被杀的国难家仇中长大,为了参加抗日,三人商量去找公公。大哥一路艰辛,在淮南找到了公公,公公很高兴,但不肯收留儿子,说:“不要靠老子,要自立。”嘱咐儿子速速回去,带领弟弟和家乡父老并肩抗敌。三兄弟先后参加了八路军。1948年我爱人二十二岁,公公到山东青州,父子才得相见相识。
  公公晚年曾提及那张毕业照片,我爱人也希望能找到那张照片。我曾两次到公公的母校查档案,均未找到。2002年北师大百年校庆,在一本同学录上发现了那张照片。
  公公的学历和精通英语,鲜为人知。公公生活简朴,平易近人,被认为是工农干部。一次公公重病住院,专家会诊时怕他知道病情,用英语商讨,公公说:“你们不要瞒我了。”专家们无不惊讶。有几个青年知识分子与他初次相见,以为遇到了“大老粗”,一经交谈,无不肃然起敬。
  还有一张老照片值得一提。1934年公公第三次被捕,上海法国巡捕房给他拍了一张囚照,胸前有囚号。照片原件存上海敌伪档案中。 
 
照片1:1972年春节在干校,刘顺元和夫人鲍有荪与孙儿、孙女们。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