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秘闻片影>近代德国摄影师与大清…>文章详情

近代德国摄影师与大清官员
2017-12-05 08:55:06 作者:魏春洋 热度:9653℃ 收藏

卡尔迪斯(Carl Kardaetz,1835—1907),是近代德国一位著名摄影师。19世纪后期,他在德国柏林就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照相馆。作为一位远在欧洲的摄影师,由于因缘际会,卡尔迪斯至少曾有两次为大清官员摄影。一次是1869年在德国柏林为中国蒲安臣使团的中国官员摄影,一次是1874年在山东烟台参与金星凌日观测期间为登莱青道台摄影。

 

为中国使团官员摄影

 

蒲安臣使团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走出国门、出访欧美的外交使团。清廷为谋改善中西关系,1867年11月27日,总理衙门事务大臣奕正式奏请清廷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率代表团出访欧美各国。团里的其他成员为清朝官员志刚和孙家谷,顾问为英国人柏卓安和法国人德善。此外,使团还包括中国随员、译员(大部分是同文馆学生)等共30多人。蒲安臣使团于1868年2月25日自上海启程,先后到达美国、英国、法国、瑞典、丹麦、荷兰、普鲁士、俄国等十一国。历时近三年,至1870年11月21日归国。

蒲安臣使团在普鲁士访问期间,曾经与摄影师卡尔迪斯有过交集。1869年11月20日,蒲安臣使团到达柏林。使团在柏林停留了两个多月。其间,除了向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递交国书,和俾斯麦举行正式会谈外。使团成员还对普鲁士的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其中,蒲安臣使团探访了位于柏林市莫伦大街28号的卡尔迪斯照相馆。据现在能见到的照片,有蒲安臣使团的正副代表海关道志刚(字克庵,1818—?)与礼部郎中孙家谷(字贻生,1823—1888)在卡尔迪斯照相馆拍摄的照片。

志刚是蒲安臣使团的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字克庵,举人,满洲镶蓝旗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章京,在衙门里管文书,辅佐堂官,对洋务尚称谙熟。出使时任花翎记名海关道(正四品),出使途中,志刚饶有兴趣地写下了数万字的笔记《初使泰西记》,该书是今天研究那段往事的一手资料。图1是志刚1869年底在柏林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是一张坐像。志刚身穿裘皮大衣,头戴瓜皮帽,鼻架眼镜,颇为斯文。志刚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满族官员,偶然的际遇让他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从照片中可以看出,51岁的志刚一副不卑不亢、沉稳冷静的形象。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2

图1照片下面注明是卡尔迪斯(C. Kardaetz)照相,地址是莫伦大街(Mohren-Strasse)28号。照片背面(图2),用钢笔签写的志刚的名字:大清钦差志克庵。下面是用铅笔写的英语:Che Ko-An Minister of China.。即“大清钦差志克庵”的英语翻译。中间写的是C. Kardaetz照相及其详细地址:柏林,莫伦大街28号,御林广场(Berlin Mohren-Strasse 28,Gendarmenmarkt.)。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3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4

另一位是礼部郎中(正五品)孙家谷,字贻生,号稼生,寿州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与志刚同为此行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孙家谷回国后写下了不满千字的《使西书略》一册。孙家谷的照片有两张,图3是一坐像,与志刚一样身穿裘皮大衣,但头戴官帽,顶戴花翎。从照片看上去,孙家谷表情内敛,不怒自威。孙家谷的另一张照片是一站立像(图4)。上身穿着和第一张一样,是一件裘皮大衣,下身穿棉袍。孙家谷左手持剑鞘,右手将剑作拔出状。双眼目视剑柄,似做沉思。

对于首次走出国门的大清官员来说,摄影的确是一项新奇的玩意儿。当时正风行世界的是湿版火棉胶摄影法。在志刚的游记《初使泰西记》中有一段关于湿版火棉胶摄影法的珍贵描述:

“照相之法,乃以化学之药为体,光学之法为用。所谓化学之药者,西人率以硫黄、焰硝、盐硷等煎炼成水,以之化五金,为强水。而各视其强水之力,化所能化之物。如磺强水能化金,硝强水能化银之类。盖物性有坚疏,药性有猛弱。其法为专门之学,不轻示人。学者必纳资若干,始得习而得也。今止言照相之药,则化以有银之强水,少滴于玻璃片上,令其浸濡周通。而仍滴回瓶内,再以净水淋之,以去其火性。将药片纳于夹版,以横插于照相镜架之后。镜架之式,如方木筒。横卧于木凳之上。筒外口有圆远镜,坐人于对面,使影隔镜照于药片之上。欲其影之大,则推镜架而近之,欲像之小,则撤镜架而远之。一分工夫,仍抽药片而又以清水淋之,渐见影现,愈现愈真,而照相成矣。”

对于一个不可能接受过专业化学教育的清朝官员来说,志刚对摄影的描述堪称专业。接下来志刚从化学原理对摄影的描述更让人称叹:

“因细释其故,乃悟凡照之时,必于巳、午、未天光正照之下。而照相之屋,上有玻璃顶,随时刻方向,或遮或蔽。其作用全藉天光,取天光照于人身,而以人身所受之天光映入湿药片,则药片上之银性,受天光之明处隐生锈意,受天光之暗处如故,再以冷水浇之,激出锈意,渐分浓淡,面像以现。”

 

为登莱青道台摄影

 

1874年,卡尔迪斯作为一名专业摄影师来到山东第一个开埠城市烟台。卡尔迪斯是德国派出的一支观测金星凌日的科考队成员。

金星凌日是一个相当罕见的天文现象,对于日地距离的测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874年底发生的金星凌日,可见区域主要在中国、日本、朝鲜等东亚以及其他东半球区域。英、法、俄、美、德等国纷纷前往中国及其他东亚区域进行观测。这是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科学观测活动。德国派出的第一支科考队将观测站设在烟台。卡尔迪斯作为一名随队摄影师来到烟台。

卡尔迪斯是近代烟台开埠后,有记载的第四位来到烟台的摄影师(其他几位是1860年的杜宾上校,1868年的德贞医生,1871年的约翰·汤姆逊)。作为一名摄影师,卡尔迪斯在烟台受到了很高的礼遇。卡尔迪斯每到一处,总是被人尾随围观。作为一名摄影师,卡尔迪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他在烟台的奇遇。

德国科考队来到烟台后,烟台最高官员登莱青道台龚易图曾前来拜访。龚易图对观测队携带的进行天文研究的光学照相仪器非常赞叹,科考队通过一名翻译向他们解释了仪器的用途。同时,科考队拍了一张太阳的照片,并呈给龚易图。龚易图收到礼物时非常开心,问卡尔迪斯,既然他能拍天上的太阳,能否也拍地上的事物。卡尔迪斯为了证实自己,便为龚易图和其两位随从拍了一张合影。官员们都很高兴。龚易图对卡尔迪斯千恩万谢,邀请他去家中做客,希望他能为自己身边喜欢的东西拍照。卡尔迪斯没有立即答复这一邀请,只是说他会做考虑。

另外,卡尔迪斯还提到了在烟台遇到一个骗子摄影师。当时,烟台也有一家照相馆。这家照相馆业务量不小。摄影师是中国人,一天中任何时间都能拍照,且拍完等候时间不用太长。但是这位中国“艺术家”对摄影术近来的新进展并不感兴趣,似乎还特意躲避与人交流业务。进入这位中国摄影师的房间,里面装饰得像一位算命先生的会客室,里面连一架相机、一只镜头都没有。原来,这个中国骗子有一大堆肖像底片,每接待一名顾客,他都审视一番,然后在自己的存货中挑一张最像的拿出来。因为中国人长得都很像,辫子长度也大致相同,因此不难找出一张照片匹配。顾客欣然付款,显然对结果都很满意。

看来,这个骗子摄影师利用了烟台人大多从未见识过拍照片是怎么回事而大行其道的。摄影师卡尔迪斯在烟台的拍摄活动,想必也对如何拍照片进行了普及。那位骗子摄影师恐怕在烟台再也混不下去了。

可惜,卡尔迪斯在烟台拍摄的登莱青道台龚易图及其随从的照片在国内还没有出现。在此,笔者对此进行介绍,以为抛砖引玉。

上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