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故时风物>一处乡村“洋”学堂>文章详情

一处乡村“洋”学堂
1996-01-01 00:00:00 作者:马西良 热度:6085℃ 收藏

在京沪高铁滕州东站北部的九鼎茂隆山下、小郭河岸边,有个马河口村。这里山清水秀,绿树环绕,村后是一条微山湖畔直通沂蒙山区的骡马大道。八十多年前,在基督教传教士的资助下,由村里乡贤大户捐款建起了滕州市最早的乡村基督教小学,以接受无钱上私塾的贫困儿童。这所小学开办了十几年,使周围七八个村的几百名贫困儿童得到了先进文化教育,被乡亲们称为“洋”学堂。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随着列强的炮舰踏上了中华大地,西方传教士怀着极大的宗教热情来到中国,但却面临着重重的传教阻力。为了传播宗教思想,吸引教徒,他们在传播福音的过程中创办了一些学校。清末明初北美长老会基督教传教士来滕之后,先后建起了华北基督教会、华北神学院、华北弘道中学、华北孤儿院、华北医院,给鲁南小城刮来了一阵文明西化之风,不仅吸纳了一批又一批的信徒,也培养了大批掌握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

生于1888年的马河口村村民李来明,最早在滕县城弘道院做义工,长期的接触和教化,在他的影响下马河口村一些人逐渐加入了基督教,跟着念圣经、唱赞美诗。村里首先建起了乡村基督教会,设立了教堂。民国十八年(1929),在基督教会的帮助下,有马河口村大户人家捐钱出地,教会资助,建起了全县第一所乡村基督教小学。学校建在马河口村西头,学校大门朝东,堂屋四间,其中三间教室一间教师宿舍,有一间西屋作为伙房。后来又建起了三间东楼,两间为初小学堂,一间为大门。学校最初为复式教学,一至六年级,共一个班。盖起东楼之后,高小与初小分开,楼下两间为初小教室。刚开始时教师都是华北神学院、华北弘道院的毕业生来这里任教。学校由几位乡绅任董事,校长由本村基督教牧师李来明担任。

1939年2月15日,马河口村教师的合影照。

马河口村原来有一处私塾小学,设在村中一处观音庙里,教书先生是前清秀才万吉芳,学生都是村里富贵人家的孩子。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的儒家经书,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贫雇农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因此大多数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基督教小学开设后,招收的都是贫雇农的子弟,收费很低,甚至没钱也可以上学。刚开始时只有几位学生,后来逐渐增多,不仅有本村的儿童,后来连小宫、江楼、耿楼、江桥、宋庄、小宫山、万庄、时村等八九个村的孩子,也前来上学。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校生发展到五六十人。

学校的开办,使村子里青少年的视野开阔了,先进思想也随之引进。乡村小学一度非常红火,连一些大人也到学校来旁听。后来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算术、常事、地理、历史、自然、修身、音乐、美术等课程。马河口小学学生佩戴校徽,由于学生都是来自贫穷农户,学生都是使用石板、石笔写字。学校还专门铸造了一个大钟,上面铸有“马河口村乡村基督教会”、“滕县马河口小学”的字样。大钟有半米多高,生铁铸成,专门搭建起一座木楼安装这座大钟,一旦敲响,声震方圆五六里。

学生从马河口村小学毕业后,可直接考取设在滕县城的华北弘道中学。在滕县传教的外籍传教士赫士、道雅伯、何赓诗、申乐道、道德贞(女)都曾经到马河口指导教学并讲经。在马河口小学任教的老师,多数是华北神学院、华北弘道院毕业的学生,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先后有陈丕显、董训辉、李永生、李来仪、李来风、陈保全、马金山等。由于马河口小学专门招收贫雇农家庭上不起学的孩子,而且教授的都是一些先进的知识,名声鹊起。据当年从马河口小学毕业、今已八十四岁的李永业回忆:当时的学校规模很大,每个学生每学期只需交二十斤小麦,用于教师的工资和正常开支,不过学生每天都要唱赞美诗。不仅学习国语、算术等基础课,还要注重德智体美等教育,教育学生爱国爱教,积德行善。李永业后来当过儿童团长、区武工队文书,离休前担任枣矿集团党校校长。

兴办学校,为乡村刮来了一股文明之风。马河口村小学的教师和在马河口小学毕业的学生,很多人投身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去,还有的当了教师、国家干部,或经商开货栈,成为民国时期新兴商业的倡导者。一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工作,成为乡村干部。今年八十六岁的侯宜连先生在马河口小学毕业后,就投入了抗日救国运动,参加了区武工队,1945年被推荐参加了八路军鲁中南军区卫校学习,一直在鲁南军区工作,1959年被选调到山东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先后在省立医院、泰山疗养院担任领导和业务工作,成为名震一方的放射科专家。

1939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恰逢马河口基督教会开办十周年,由美国传教士为当时任教的四位老师和全村人拍下了合影照。照片选在学校小楼旁,教师合影左一为家在蚌埠的老师陈宝泉,左二为本村我二叔马洪麒,左三为家住滕南郑庄的马金山,右一为董训辉老师。全村人的合影十分珍贵。戴着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的男人,盘着发髻、穿着大襟花袄的妇女,留着长须的老人,趿拉着布鞋赶热闹的孩子,建有垛口、青砖包皮的小楼,缮着麦草的土墙小屋,依稀可见,让我们重温当年那段历史,唤醒对过去岁月尘封的记忆。

教会学校的兴办,在马河口及周围村庄中普遍产生了移风易俗、趋新思变的精神推动力,一股学习文化掌握新知识的风气不断形成。经商做生意不断增多,一些风俗习惯也在不断改变。日本鬼子进入山东以后,轰炸滕县城的飞机经常从学校上空飞过,炮弹不时炸响,学校正常的环境受到影响,不得不解散。

1949年后,学校迁到一河之隔的小宫山村,在被政府收回的大地主王伯乐宅院开学。学校也从过去的教会学校逐步走上了政府办学。我二叔马洪麒在学校解散后,一直在外教学。解放后又专心研习西医,后来成为滕东远近闻名的名医。

1939年2月15日,马河口村全村人的合影照。

随着外来信息的传播和思想的解放,文化知识的提高,历来以农为本的庄稼汉过日子的理念发生了变化,逐渐离开了土地到城里做起了生意。教会帮助贷款,帮助开店联系销路。民国初年,马河口村仅李家在城里开商号的就有六家。经营服装布匹、干杂海货、生产资料。振泰生商行的李玉璞不仅在微山县夏镇开了分号,有自己的码头。还在江西的景德镇参股经营,把景德镇初步完成绘画烧烤的瓷器,拉回马河口村前窑厂复烤,包装后直销东南亚各国。

 八十年前乡村“洋”学堂的兴办,使贫困落后的乡村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知识,使马河口村人始终牢记重教兴文、乐善好施的良好风气。以至于该村解放后最早办起了名扬全国的木业生产合作社,最早引进上海人建起了塑料加工厂。不足一千人的村庄,有留学法国的博士生,有清华留校的研究生,有军队高级指挥官,有著名的教育家,有名扬国内外的书画大师,有留洋国外的商贾巨富,这些不能不和八十年前兴办“洋”学堂、思想解放的一段渊源相联系。

上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