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故时风物>1937年:美国水兵…>文章详情

1937年:美国水兵镜头中的烟台
2021-05-13 11:14:59 作者:曲德顺 热度:5302℃ 收藏

 

基于烟台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气候条件,1866年美国驻烟台领事建议华盛顿当局,在烟台建立美国海军基地。1873年美国军舰“帕洛斯”号驶入烟台港,此为美国舰队来烟台进行“夏季机动军事演习”之肇始。到20世纪20年代,烟台正式成为美国亚洲舰队的消夏基地。为满足来烟台海军官兵的登陆住宿和基本训练的要求,美国海军还在烟台陆续兴建了设施完善的美国海军基督教青年会活动等场所。

随着各类接待场所功能的不断完善,美国海军亚洲舰队每年夏季都有十艘左右的军舰在烟台“安营扎寨”。美国海军驱逐舰的补给舰“黑鹰”号入列服役后,烟台的海面每年都会出现其身影。1937年4月5日,“黑鹰”号离开菲律宾的马尼拉,经过多日的海上航行,于5月8日抵达烟台。7月2日“黑鹰”号前往秦皇岛海域,在军舰离开烟台期间,中国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7月12日“黑鹰”号返回烟台,一直停泊到11月8日才启程返回马尼拉过冬。“黑鹰”号在抵达天津时,曾组织舰上官兵赴北平旅游,适逢卢沟桥事变,有官兵两百余人滞留北平,经与中日双方协调,得派汽车运抵天津,转塘沽港,再由美舰接送,7月17日方返回烟台。在那期间,美国海军“黑鹰”号的一名佚名水兵拍摄了一组烟台的照片,记录了他们眼中的这个北方海滨城市的独特风貌。这宗照片,后为临淄云志艺术馆所收藏。我们始得以跟随拍摄者的镜头,看到了彼时烟台的风貌和战争爆发前后民众的生存状态。

烟台老城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其山势不高,易于攀援,登临之下,整个城市尽收眼底。烟台的南山、东山、毓璜顶、烟台山灯塔等处,皆为鸟瞰市景的绝佳之地。

烟台自1861年开埠,经过七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已经从一个滨海的普通渔村演变成一个颇具欧陆风情的开埠都市。烟台城区的建筑,华洋参半,临近海边的建筑均为两层洋房,与洋房相邻的建筑多为中西合璧的合院式建筑,而城市中部靠近南山一侧的建筑则基本为中式民居。城中几处隐现的教堂也与当地人的建筑交织在一起。南山脚下,1937年兴建的蚕丝联合会的门楼业已矗立。在南山眺望,海港内停泊的美国亚洲舰队清晰可见。1937年美国亚洲舰队派遣驱逐舰、鱼雷舰、运输舰、拖靶舰等十三艘军舰来烟台消夏。驱逐舰依次停泊在挡浪坝的内侧,排水量最大的“黑鹰”号停泊最东侧,两艘扫雷舰泊在挡浪坝的西侧。(图1)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 从南山所拍摄的烟台全景

烟台是最适宜避暑的北方城市。开埠伊始,西方人将领事馆、洋行、邮局多设于烟台山下,随着城市的发展,兴建的各类建筑由西向东,逐步推进,至20世纪30年代,烟台东山西式建筑已然林立,不仅外国人喜欢在此兴建度假别墅,本地新兴的民族资本家也仿建西式洋楼,此地俨然成为烟台新兴、高端的城市居住区域。“烟埠建筑,颇带洋风,尤以烟台山下左右及东山一带为最似”。(图2)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2 从东山拍摄的烟台城市局部

登临位于城区西南的毓璜顶,俯瞰烟台,山海一色,整个海滨城市秀美的风光美不胜收。毓璜顶的旗杆见证了美国北长老会郭显德自1864年来到烟台后,在半山之上创建学堂校舍、诊所医院、洋房住宅,多年努力之后,已形成一组完整的宗教、教育、医疗、生活的长老会社区建筑群落。建筑群落之一的毓璜顶医院邓乐播的“院长楼”建于1913年,是邓乐播自己设计建造完成的。虽然在1927年洋楼已经更换了新的主人,但大家还是喜欢称它为“院长楼”。(图3)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3 毓璜顶俯视烟台市区

美国海军官兵除了日常的训练,旅行和娱乐成为业余生活的主旋律。美国海军通过烟台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美舰官兵旅行团,远赴天津、济南等地旅行,蓬莱阁等本地名胜古迹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30年代蓬莱古城的北城墙西段的城垛保存完整,西侧的浦家洼村还可窥见,城墙南侧当时还是一片树林。北面的蓬莱阁上的建筑物清晰可见。田横山是一片荒秃岭,山上作为军事设施的古建筑已不复存在。(图4)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4 远眺蓬莱阁

毓璜顶的小蓬莱为本地名胜之首,南来北往之人多喜前往。1937年夏季,山上树木枝叶繁茂,几乎遮住了牌坊上“小蓬莱”几个字。虽然亭台楼阁仍然高居其上,花草树木缺乏打理,景区显得有些杂乱。与小蓬莱一墙之隔的省立八中的学生曾将毓璜顶寺庙内的塑像全部捣毁,为此双方陷入官司的诉讼之中,两者之间厚重的墙壁是否就是当时新旧思想激烈碰撞后隔阂的表现。(图5)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5 毓璜顶的小蓬莱

外国人对中国传统的婚丧嫁娶极感兴趣,散落在烟台城市各处的龙头碑,在海军官兵的眼中也是本地极有代表性的景点。芝罘学校南侧三块龙头碑,时常出现在早期外国人发行的明信片上。原先被众人敬仰的石碑,如今碑身则贴满了各式广告。碑的西侧搭建有简易草房,墙边摆放着木制车轮,房前堆放着过日用杂物。草房身后不远处是专门为在中国各地工作的内地会传教士来烟台疗养而兴建的教士安歇楼。挑着全副工具的小炉匠为了讨生活,正急匆匆地走过。经西风东渐多年后,彼此已见怪不怪,华洋杂处,自适相安。(图6)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6 龙头碑和教士安歇楼

市区某处的八块龙头碑,多为“敕旌赠奉直大夫姜希遍妻吴宜人节孝碑”之类的节孝碑。四个西方人士站立于碑前,从其服饰判断,或为海军、传教士以及驻地领事馆、洋行的工作人员。有一个子从他们面前经过,赶人口中叼着烟袋,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子作为胶东一种独特、古老的交通工具,虽然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而开始没落,在1937年仍然没有退场,还在发挥着余热。曾经显赫的碑身上面也都张贴着商业广告,其第三块碑身上的为推销烟台怀东公司开设在北大街代理营口恒茂永烧酒的广告。地处辽东半岛的营口,通过营口港装船将辽阳等地的高粱烧酒贩运到烟台和青岛,由于价格适宜,在山东半岛一带极为畅销。(图7)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7 市区的龙头碑

“当时烟台全埠大小街巷,皆用洋灰铺道,平滑整洁,令人可爱,路政之美,远胜平津。汽车往来无尘土飞扬,堪称北方第一”。从美国水兵拍摄的城市一角可以看出,东河两侧的道路虽不宽广,倒也整洁,可见上述对烟台道路的评价并非虚言。河东侧1900年由广东香山商人、顺泰号老板梁浩池创办的养正义学堂的校舍已颇具规模。临街的进禄洋服店就是市区内众多典型围绕美国海军需求而设置的商铺之一。告示产品和服务内容的招牌的文字,通常是中英文对照,或者干脆全部采用英文。为便于与西方人士交流,当时站柜台的,日常交流的英语都要掌握。正对的东河是烟台屈指可数的直接与国外进行业务往来的中资亿中公司,该公司的业务主要围绕发网、花边、柞蚕丝绸、刺绣等领域产品的出口展开,其开设的零售商店是专为外国人服务的。(图8)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8 东河边的进禄商店、养正学校和亿中公司

烟台沿海的观光路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修筑完成,海岸路一带靠海的楼房里有专门为夏季来烟度假的美国海军和西方人士开设的季节性度假酒店和舞场。烟台常年接待美军消费的饭店有四十余家, 1937年据饭店公会统计,筹集资金申请接待的饭店增至六十家。然时局动荡,美海军官兵的消费较以往有大幅缩减,以至于招待美军的饭店生意颇为萧条,在饭店营业最旺季的7月,已有十余家饭店考虑歇业。在建有工事掩体的海岸路上,以往夏季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如今却游客稀少,街道上只有戴黑边凉帽、穿白褂、黑裤子的烟台城市“白领”。本该在大海中游弋的各类游艇,多闲置于沙滩之上。唯有孩子们或在沙滩嬉闹,或将腿埋进细沙中,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夏日的时光,全然不知战争正逼近自己的童年。(图9)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9 夏日的海岸路

“烟埠海水浴场,素有名于世”。1937年的沙滩,天气依然炎热,阳光依然直射,但以往人声鼎沸、拥挤不堪的沙滩,却分外萧条。烟台各家酒店、咖啡馆也在海滩扎起布棚,开设外卖,售卖啤酒、冷饮,纷纷做起了外卖生意,来自东太平街的新宫殿咖啡馆的凉棚也位列其中。原本“许多西洋人,洗完了澡,乘兴饮酒其下”,而今年海边的躺椅、洋车却多虚位以待,挎着篮子的商贩在兜售啤酒和水果。烟台7月21日《东海日报》刊登新闻,题目为“招待美兵 营业欠佳 茶棚营业尤甚”, 其云:“本年经营夏季美舰生意者,营业多属不佳,而金沟寨迤北沙滩上开设夏季临时茶棚(专供美舰军人洗澡纳凉而设),营业尤为萧条,闻均赔累不堪,势难支持。”(图10)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0 东海滩浴场

每年夏季涌入3000名美国海军官兵,对烟台这样一个拥有144602人口(1938年)、7698家商号和17家洋行的城市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项经济收入来源。美舰的各类信息是本埠报纸的重要新闻,各商家无不希冀每年来烟台的是一位“大提督”或者是新舰、大舰,如不理想,竟至失望。1933年游览烟台的郭岚生先生在其《烟台威海游记》中对美国海军士兵在烟台娱乐的场景有过详尽的描述,“烟台的餐饮娱乐行业全靠美国海军夏季的消费,一入黄昏,诸街喧闹非常,出入妓院酒馆的,十九为美国兵,各路口美国值岗,以维持秩序” ,“每个水兵月薪八十美金,当中国银钱三百余元,等于我国中高级军官的收入,或有过之。他们是取精用宏,他们的生活是非常浪漫的。跳舞、吃酒、嫖妓、打球、海浴、唱歌,是他们一天的惯例生活。每月的进款完全抛费在烟草,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是丝毫不讲储蓄的,还有发饷三天不到就花个净光的。烟埠夏季所以繁盛,一部分因为各国来此避暑的人多,一部分因为美军的挥霍。西人嗜酒的,有甚于东洋人,而美国人嗜酒尤为普遍,美兵好饮,一饮辄醉,在烟台常见他们自妓院或酒馆出来,歪戴着帽子,口里唱着歌,酒气熏煞个人,行路东倒西歪,糊里糊涂又走到别的妓院”。由于美舰士兵经常是入不敷出,美舰队司令不得不发出通报,烟台本地商家不得为美士兵的消费挂账,若将来发生债务纠纷,美舰长官绝不受理。两个美国“黑鹰”号水兵于饭店之中,在一番痛饮之后,枕曲藉糟、酩酊大醉的场景,恰似郭先生在游记中所描述的样子。(图11)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1 酩酊大醉的“黑鹰”号士兵

位于张裕路北口的犹太饭店,是美国海军最喜欢的消遣场所之一。疑似饭店的洋老板叉腰站立,手扶店门。穿着白色大褂的学徒,或站在楼房的阴凉处,或端坐洋车上,脸上露出劳作之后放松的笑容。店边等候的人力车依次排列,客人座位的椅套洗得雪白。墙上张贴着征集聚会的英文广告。黑夜来临,便是美国海军官兵进入犹太饭店买醉寻欢、醉生梦死的开始。(图12)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2 犹太饭店

烟台本埠生产的烟台醴泉啤酒(chefoo beer),借助每年美海军来烟消夏,获得良好的销售业绩。烟台醴泉啤酒公司是一家极为重视宣传营销的公司,在上海黄埔江畔显著位置设有啤酒广告,每年夏季美国海军来烟之时,正是啤酒的消费高峰,烟台啤酒自然不会放松对美国海军的营销,在美国海军官兵活动的美国海军基督教青年会的院内安放醒目的广告牌,海岸附近的街头各处墙面刷有啤酒广告。烟台洋酒餐业公会为推广本地啤酒,还专门召集会议,倡导国货,要求各酒店招待美舰军人须选用烟台醴泉啤酒。如此一番营销措施,使得美国海军官兵在各个场所都绕不开烟台啤酒,想不喝都不行。(图13)。一位留光头、身着土布白色对襟褂子的侍者,看起来极为干净、干练,手提一瓶烟台醴泉啤酒,看来是消费者对这位侍者的服务和啤酒的口感很是满意,特地为此拍照留念。(图14)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3 手持烟台啤酒的海军士兵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4 手持烟台啤酒的侍者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虽然烟台各界人士电请政府即日出兵抗战,呼吁以固领土而保主权,并发起各种募捐活动,慰问抗战的二十九军,但地方政府层面显然没有做好积极抗战的准备,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在7月15日发表《非常时期中军政人员不得越职妄议》的训令,训令中要求:“时局不端,应严厉戡止无稽之言,以免影响社会治安。特令所属军政各界人员不得越职妄议,更不得凭空推揣时局,肆言无忌。”日本海军“葵”号军舰在6月24日进泊烟台港,即使卢沟桥的枪声已经响起,日舰“秋”号、“淀”号驱逐舰仍在7月16日、7月21日进入烟台港口。拱卫烟台海防重任的东山、西山两处炮台,民国以来“或废或汰或归并,已非囊日之旧形矣”。虽然西炮台练兵营的墙上刷有“努力救国、天下为公”的励志口号,但西炮台自1875年建造以来,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中未发一弹,不能不说是有失颜面(图15)。烟台城区的防务也未真正获得重视,仅仅在一些道路路口堆置沙袋掩体,掩体附近也未见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1938年2月,日军从青岛方向来犯,烟台市行政专员张奎文等人提前撤离烟台,未能组织有效抵抗。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5 西炮台下练军营

美舰每年来烟台度假,与当地政府、百姓之间关系尚属融洽。1937年6月25日基督教青年会为使会员增长见闻,开阔眼界,组织一百八十余名男会员参观“黑鹰”号。7月14日美舰的篮球队与烟台白燕队在广仁路球场举行篮球赛。1937年,先后发生美军开车撞伤第四区一名警察头部和一名中国女孩的两起交通事故,经交涉,海军宪兵司令部均支付医药费和体恤金,对肇事殊表歉意,事故均获妥善平息。

两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海军彻底结束了在烟台历时二十多年的训练与度假。

(照片由云志艺术馆提供)

上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