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是《青岛日报》的摄影记者。在四十多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为青岛留下了海量的街头抓拍照片。与他刊布在《青岛日报》上的新闻图片相比,大量的摄影作品长年沉睡在他的底片库里。这些当年不宜以“新闻”面世的照片,现在回望,恰恰具备了更为深刻的历史价值。这一张张80年代青岛城市的真实记录,是为王群自己,也是为青岛这座城市留下的一宗宝贵的影像文献。
用王群的话说:摄影,让他“遇见”了青岛这座美丽城市的变迁,遇见了城市变迁中城市生活的活力与向往,遇见了时光里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遇见了风俗画般各行各业的人文趣事……“摄影即生活,摄影即遇见”。这是王群背着相机走上街头的职业缘由和内心理由。或者说,他当年拍摄的每一张照片留存的都是时代的缩影。他每每梳理这些黑白胶片,都仿佛是在岁月穿梭中与时光会面和对话,都禁不住对往日莫名的叹息和对当下由衷的赞叹!
图1 20世纪80年代末的青岛火车站
图2 “拉客人”
看王群的这些老照片,犹如重温20世纪80年代熟悉而陌生的青岛,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在城市的扩张中因时光碎片化而消逝的风景,我们不能不感叹时光的力量,或者说不能不感叹城市街头的变化,我们是在怎样的日新月异中让城市变得陌生而冰冷。老照片里的青岛,留下了那个时代的街头场景,也留下了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譬如王群拍摄于80年代末的青岛火车站(图1),镜头里是一群小学生正在站前广场清扫卫生。当时的青岛火车站广场,每当火车到达后背着大包小包的旅客走出站台时,“拉客人”便蜂拥而上,各显其能地向客人推介旅馆,从中赚取中介提成(图2)。今天再看当时的青岛火车站,更多的是复杂的况味,老火车站的那栋德建老楼承载着几代青岛人的记忆。始建于1899年的这座火车站,是德国人留给青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国内靠海最近的一座火车站。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青岛火车站的老楼依然如故,看到照片里的站前广场,就想起当时在广场上排队等着检票进站的情景,而那栋城堡式老楼的尖顶,还有老楼颜色斑驳的花岗岩墙体,像是被岁月打磨得失去了棱角且已经裹上了时光的包浆一样。消逝的老青岛火车站,连同这个城市里的许多风景,已经成了青岛人难以忘掉的昨日的隐痛。
图3 1988年的中山路上的国货公司大楼
图4 国货公司大楼的内景
图5 1995年,中山路外文书店。
再如,拍摄于1988年的青岛中山路上的国货公司大楼(图3)和国货公司大楼的内景(图4),这栋繁华一时的大楼在90年代初被拆除。今天走在中山路上,已经很难想象当年火热的中山路了。一座城市的街道,尤其是有了历史的老街道,集聚的人气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但是,若是失去,却很容易。而中山路的凋零,就是从砍掉路边茂盛高大的法桐开始。还有王群拍摄于1995年中山路上的外文书店里的一角(图5),今日看来更是令人感叹不已:从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中期,中山路上新华书店旗下的三家书店——中山路新华书店、外文书店,还有古籍书店——几乎成了青岛书店的典型风景。而1995年,也成了青岛书店风景的一个转折点,也就是在1995年前后,青岛的人文独立书店开始出现。现在的中山路,已经没有了新华书店的踪影,而当时新华书店所在的大楼已在90年代末被拆除,而在原址兴建的高楼至今依然烂尾在那里,成了今日中山路落寞的一个象征。
图6 1988年,湖北路国营粮店排队的市民。
图7 在饭店吃饭,不仅付款还要付粮票。
1988年拍摄的湖北路国营粮店前的场景(图6),更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在粮店窗口买馒头的队伍长得拐了一个弯,那时粮本和粮票已经逐渐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到1985年,去外地尤其是北京出差,还要带着“全国粮票”,否则到饭店里买水饺都成问题。而当时到南方,譬如苏州杭州,吃饭已经不需要拿粮票了。国营粮店的概念又是何时消失的呢?我们往往对身边许多消失的事物没有印象,或对一些现象熟视无睹。还有当时中山路上的这家国营饭店(图7),一进店门,“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牌匾格外醒目。旁边的墙上贴有服务提示牌:店内设公平秤、针线包、算盘、扎口绳等便民服务项目,一应俱全。国营饭店大部分是由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改造而来。在计划经济年代,粮食由国家统购统销,一般是不允许私人开饭店的。那个年代,在饭店吃饭,不仅付款还要付粮票。
图8 1982年,青岛四方路上的小啤酒屋。
图9 即墨路小商品市场
图10 街头的执法人员
也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个体饭店和小酒馆重新出现在青岛的大街小巷,例如王群1982年拍摄的四方路上那些小啤酒屋:饮用的散啤酒来自专用金属啤酒罐,青岛人称之为“炮弹”。小桌子、马扎子、五毛钱一罐头瓶啤酒,还有五香花生米——这是当年小啤酒屋的真实写照(图8)。那个年代最体现“个体户”精神的就是与中山路邻近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小摊贩,而王群的这张照片(图9)就给当时的小商品市场留下了一个侧影:中午时分,一位女摊主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等待顾客。这些款式新颖的墨镜,代表着当时的时尚潮流。随着个体户的逐渐壮大,紧跟而来的就是城市管理,例如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联合执法,不断对青岛车站、码头、道路等处乱设点摆摊的个体工商业户进行清理和整顿……(图10)
图11 1986年冬季,青岛市民在街头购买大白菜。
再如1986年冬季青岛市民在街头购买大白菜的场景(图11),当年居民楼里狭小的楼梯道里垛满的大白菜与蜂窝煤是冬季寻常的一景。那些城市市民生活中须臾难离的粮店、煤店,都已经从我们的视野里消逝。王群的这些老照片里呈现的场景,在今天往往已经消失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他当年拍摄的人们在湖北路粮店前买馒头排长队的场景,却依然并不陌生,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长长的拐过弯的队伍,依旧在这家已经换了字号的粮店前上演着,只是现在排队买的是号称“老味道”“老配料”的各式面包,这里只收现金,拒绝手机支付。
图12 1987年,费县路中心煤店现场生产蜂窝煤。
再看1987年青岛费县路中心煤店现场生产蜂窝煤的照片(图12),更是远去的风景。在我的记忆里,我少年时的70年代普通人家日常做饭和冬天取暖,主要还是烧散煤,一直到80年代初,才在日常烧开水时用上了蜂窝煤炉子烧蜂窝煤。80年代我参加工作后,到了冬天,我当时所在单位部门里年轻人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老师们买蜂窝煤,一群年轻人后边推着前边拉着装满蜂窝煤的小车一家家送,然后一块块蜂窝煤被整齐地堆叠进小煤屋里,那时单位宿舍楼下,往往有一排小煤屋,用来专门堆放蜂窝煤。
图13 1989年,安徽路公园自发的换房交易。
图14 “气功大师”
图15 退休老人的娱乐
拍摄于1989年的安徽路公园自发的换房交易的场景,也是那个年代的特色(图13)。这个公园在1999年已改名为老舍公园,是青岛市较早形成的一处民间自由换房交易的场所。每逢星期天,前来交流换房的人络绎不绝。在房屋没有被商品化的时代,改变居住环境基本只有两个渠道:一是分房,二是自发于民间的换房。这些公园,在那时也聚拢了越来越多的人气。一位“气功大师”正在给一位市民隔空“发功”(图14)。当年,气功热风靡全国,市区内随处可见练功的场面,有些人对气功的迷恋达到疯狂痴迷的程度。当然,公园里更多还是休闲的市民,例如这张拍摄于青岛居民密集区的海泊河公园里的一角(图15):附近的退休老人在此唱戏、聊天、遛鸟、下棋、打牌,这几位老人将鸟笼往树枝上一挂,马扎子一支,“够级”开始了。打“够级”是青岛流行的一种扑克玩法,六个人结队厮杀,在当时,王群和同事之间也喜欢打“够级”,输二分戴纸耳环,串“三胡”输六分就穿上用报纸抠洞的衣服。“打够级”风靡青岛,公园里、广场上、马路边……到处可以看到打“够级”的场子。
图16 模特“衣着秀”
图17 和兴路的婚车车队
图18 交警在马路上指挥“三蹦子”车。
现在已经习以为常的许多场景,在当时看来还是新鲜事物,例如在一些公开场合出现的模特表演,从照片里可以看到那个年代新鲜事物出现时的“青涩”:几个模特出现在青岛一家商场的开业仪式上,模特穿着当时流行的弹力紧身裤,进行“衣着秀”(图16)。而那个年代的婚礼,也开始出现婚车车队:青岛和兴路,一对新人的婚礼,河沟岸上一排红色出租小轿车,正等待新人“上轿”(图17)。那时出租车刚开始普及,青岛马路上除了公交车之外,还出现了个体经营的“小公共”车,既跑公交,又跑崂山旅游。“小公共”线路固定,站点不固定,人们招手即停,抢客拉客是常事,也引起许多非议……到了90年代末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小公共”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当时,在出租车之外,还有一种“三蹦子”车也扮演着出租车的角色,这张交警在马路上指挥“三蹦子”车的照片(图18)更是留下了一道消逝的风景。
图19 栈桥的游人
图20 栈桥上的照相人
青岛栈桥与青岛日报社隔街相望,王群自然也拍摄了许多栈桥一带的照片,往往在节假日,更是他拍摄游客逛栈桥的日子,例如他拍摄的春天里青岛栈桥的游人(图19):一群头戴围巾的农村妇女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来自淄博的乡下,村里派出专车组织老人来青岛观光游览,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八十一岁。而在栈桥上,还出现了一个自发的群体,这就是栈桥上的照相人(图20):当时,栈桥有很多以照相为业的摊户,旅游季节生意火爆。但是,随着数码相机、手机的普及,曾经红火的照相业务已今非昔比。
图21 1991年,沧口路通往市场三路之间的阶梯。
王群拍摄于1991年的这张青岛沧口路通往市场三路之间的阶梯的照片(图21),给20世纪80年代的青岛画上了句号:从青岛沧口路通往市场三路之间,有一条五六十米长、用花岗石筑成的大台阶,市民称其为“大楼梯”。在台阶上,长年聚集着一些占地的卦摊,他们在此为人算命、测字、看手相谋生。虽被取缔多次,仍顽强地存在。青岛有石头台阶路一百余条,由于特殊的地理构造和人文历史,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城市台阶文化。
王群作为新闻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活虽然结束了——他现在已经从报社办理了退休。但是,他的摄影生涯仍然没有结束,就如他所说:摄影,让他一次次遇见;摄影,也让他一次次体验;摄影,也是他一生的修行。最重要的是,王群说:他爱摄影!因为爱,也就有了一生的动力和最好的理由。用摄影为城市记录生活,也就是为城市记录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