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旧事重温>取道烟台的“知北游”>文章详情

取道烟台的“知北游”
2024-01-04 14:45:27 作者:朱相如 热度:1422℃ 收藏

1949年春,中共中央在指挥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新中国的各项筹建工作,决定邀请各界知名人士齐聚北平,参加新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以共商建国大计。

其时,为躲避国民党的迫害,大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党派领导人、工商业家、文化教育、新闻界的知名人士都去了香港。也有许多民主人士因身在国民党统治区,不能从江南直接进入北方的解放区。所以,早在1948年8月,中共中央就专门派员前往香港,和华南分局、香港工委一起,经过一年多的充分准备、缜密筹划,分批分期地把国统区的民主人士从各地集中起来,取道香港经海路安全地把他们送到解放区去。

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烟台作为北方最早解放的港口城市,先后迎接和欢送了多批由海路前来的民主人士,转由陆路送他们前赴北平,让他们得以跨越重重障碍和各种困难,及时地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筹建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其中1949年2月28日,始从香港出发的这批途经烟台参加新中国筹建工作的著名民主人士,有叶圣陶、马寅初、王芸生、沈体兰、郑振铎、刘尊棋、傅彬然、陈叔通、包达三、张志让、宋云彬、徐铸成、赵超构、吴全衡、张伯、张季龙和柳亚子夫妇、曹禺夫妇等共二十七人。那时的香港,虽然不是国统区,但到处都晃动着国民党特务的身影。港英当局也在察觉到有民主人士要转道香港前往解放区的动向后,加强了巡查和戒备的力度。

为了确保叶圣陶等人的行程安全,中共代表潘汉年、许涤新、夏衍、乔冠华等人对这次行动的各个环节都作了精心的安排。2月25日他们开始从各地前来香港集结,为确保行动不走漏一丝风声,组织行动的负责同志让他们在成行前的两三天里,换了三四家旅馆住宿。27日,他们分头登上了挂有葡萄牙国旗准备北上的“华中轮”。这是一艘五百吨的小货轮,合法的搭客也仅有十二个人。为了顺利启程,上船前便把扮作搭客之外的人,化装成了船上的职员。其中,陈叔通、包达三等年迈老者装作出行的富商,带着随行的女士、小童,以搭客身份登船。其余的人则分别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假扮船上不同身份的员工:如宋云彬的身份变作了船上的总务,叶圣陶则成了船上的记账员,张吉龙出任副会计员,郑振铎变为船上的押航人员。而身材稍露富态的马寅初先生,出现在厨房里的锅灶前,当上了掌勺的“大菜师傅”。一向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王芸生、徐铸成、赵超构、刘尊棋等报人主笔们变化更大,他们彻底放下了笔墨文人的架子,换上了一身精短工装,扮成了忙碌于舱房甲板上的船员工友。

尽管这番乔装打扮费尽了心机,但还是没能避过意想不到的险情的来袭——第二天,2月28日上午9:30,开船前港务局的海关人员上船作例行检查时,翻查得颇为仔细,他们在马寅初手提箱失手撒落的瞬间,看到满地零散的东西里有一张可疑的照片,那是寅老全面抗战前与朋友们的一张合影,里面的人物全是西装楚楚、袍褂俨然的社会贤达。海关人员警觉地当即指称道,这船上肯定搭有重要客人,便打算扣船不放。当时身奉组织之命送马寅初他们上船的赵沨,见状便随机应变,掏出了两百港币,悄悄塞给了现场的海关警察,请他们前去喝茶,才得以度过了这场意外的惊险。

图1 1949年2月,前往解放区的各界人士在“华中轮”上合影。第二排坐者右一马寅初、右二陈叔通、右三柳亚子;第三排右二叶圣陶,右三郑振铎。

船离港后,柳亚子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赋作七绝一首:“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同船的诸位民主人士也仿佛是正在从地狱奔向天堂一般,莫不眉飞色舞、心旌摇荡。此时,放松了神经的叶圣陶,也赋出了“世运方知春渐至,向荣致实愿双修”这样阳光的诗句,倾诉了他们历尽冬霜,久遭压抑,深盼春归的一腔衷情。

3月1日,一天的乘风破浪,让这些北归的民主人士兴奋得晚上也睡不着觉了。在诸多“乘客”自发举办的晚会上,他们吟诗、猜谜,欢腾了一个通宵。这台波涛伴奏的海上晚会的主题,是叶圣陶先生为大家出的一个谜语定下来的。这个谜语是“我们一批人乘此轮赶路,请打《庄子》的一篇名”。坐在他身旁、一向思维敏捷的宋云彬立即猜中了谜底——他答说:“就是那篇《知北游》。”这个谜语不仅为这次海上的晚会规范了主题,还为这次知识分子的北上行程,冠上了自己的大名——“知北游”。宋云彬猜中了叶圣陶的谜底,便嚷着向他索要一首诗作为奖品。叶圣陶为此吟得了这样的一律:“南运经时又北游,最欣同气又同舟。翻身民众开新史,立国规模俟同谋。篑土为山宁肯后,涓泉归海复何求。不贤识小原其分,言志奚须故自羞。”诗中充分表达了他们即将参与筹备新中国时的兴奋心情和坚定信念。沿着叶圣陶启动的诗兴,柳亚子迅速完成了一首和诗:“栖息经年快壮游,敢言李郭附同舟。万夫联臂成新国,一士哦诗见远谋。渊默能持君自圣,光明在望我奚求。卅年匡齐惭无补,镜里头颅只自羞。”抒发了“万夫联臂成新国”时,“镜里头颅只自羞”的无限慨叹。一宿尽欢。4日早上,天灰蒙蒙透亮时,宋云彬的和诗也完成了:“梦叟寓言知北游,纵无风雨亦同舟。大军应作渡江计,国是岂容筑室谋。好向人民勤学习,更将真理细追求。此行合有新收获,顽钝如余只自羞。”

这真是个诗意盎然的夜晚,当黎明的曙光射进舷舱的时候,陈叔通老人的“纵横扫荡妖氛靖,黾勉艰难国是谋”“总冀丛生能解放”、张季龙的“开浪长风此壮游,八方贤俊喜同舟”等大气优美的诗篇也随着金色的朝墩诞生了。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涓泉归海复何求的心愿,以及要和人民一起参与新中国建设的铿锵心声,充分显示了他们对新中国的真诚热爱和无限向往。船行外海,风浪有些大,海上漂泊,难免旅途之苦。颠簸中“晕船者殆居半数”之多,但因为大家都沉浸在对新社会的憧憬之中,抑制和平复了许多旅途中的不适,心情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倒是文友之间的诗词酬和、每天都有的晚会,加上平时的谈天说地、高谈阔论……生生地将一次穿越风浪的渡海之行转化成了一次意趣横生的惬意之旅。柳亚子先生在3月2日的日记里记道:“上午作诗,和圣陶下午雀战。黄昏开晚会,陈叔老讲古,述民元议和秘史、英帝国主义者代表朱尔典操纵甚烈,闻所未闻也。邓女士唱民歌及昆曲,郑小姐和包小姐唱西洋歌曲。云彬、圣陶唱昆曲。徐铸成讲豆皮笑话,有趣之至。王芸生讲宋子文,完全是一副洋奴神态,荒唐得不成体统了。”日记生动地记录了他们这次北上生活的惬意画面。

在行程的最后一次晚会结束时,与会者众意“谋一档全体合唱的节目”,他们绞尽脑汁,想来想去,最后还是选择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巧合的是,数月之后,这首歌曲隆重地被选定为新中国代国歌。

3月5日下午,“华中轮”船抵烟台港。由于该船系葡萄牙的外籍轮,3时许,海关人员便先行登轮查验,4时多,待船靠上了码头,柳亚子立即便有了“阔浪长风六日程,芝罘登陆见光明”的诗句。叶圣陶在船进港时,也详细地记下了自己此时的所见所闻:“山前屋舍并列,防护堤卫护于港口,山头有积雪。”码头上,胶东军区参谋长贾若瑜和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徐中夫等党政领导人齐聚迎接“知北游”的著名民主人士。在马寅初先生的提议下,“知北游”一行与贾若瑜参谋长、徐中夫市长等领导,在烟台港码头上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泊进烟台港,踏上了解放区的土地,大家悬着的那颗心终于落地了。蔚蓝的天空下,胶东军区参谋长贾若瑜(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于热烈的气氛中,在码头上主持了烟台市委市政府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让“知北游”一行的民主人士们备感解放区的温暖。

欢迎仪式结束后,所有的民主人士都被安排到那些外国人留下来的别墅里休息,捧出这些烟台最好的房间,接待奔向解放区的民主人士,充分表达了烟台军民对民主人士的坦诚与尊敬,也深深地感动了这些对新中国无限向往的社会名流。3月6日晨,年近半百的华东局秘书长郭子化、宣传部副部长匡亚明专程自青州赶抵烟台,代表华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解放区人民,对民主人士抵达山东解放区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慰问。对于老相识郭子化的前来迎接,柳亚子怀有一种别样的激动。他在日记中留下了一段专门的介绍文字:“郭子化先生,大家都尊称他为‘郭老’,他为人和蔼,闻在淮海战役中,我方曾动员了野战军及民兵、民工近百万,在后方的供应和组织上,郭老曾担负过重要的责任。在迎接过我们一行不久,华东局决定南下,郭子化先生则留驻在山东,担任了中共山东分局成员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

图2 “知北游”一行进入烟台解放区上岸后的合影。前排左三为贾若瑜。

柳亚子对解放区的热烈欢迎激动不已,便对各位领导都赠诗以酬,欣表心衷。其跋谓:“六日华东局秘书长郭子化同志偕宣传部副部长匡亚明同志自青州远道来迓,各赠一绝。郭为苏北邳县籍,与睢宁为邻县;匡则苏南丹阳人,私淑亡友苏曼。”赠郭子化:“旧雨睢宁未寂寥,远追周郭近张姚。天涯更喜逢翁伯,邳县人才此骏骁。”赠匡亚明:“地覆天翻百战余,乡音入耳故徐徐。说诗匡鼎君无愧,同向樽前话曼殊。”这一天,“知北游”一行的民主人士集体巡视了烟台市区。当时恰逢国民党海军“重庆”号起义驶入烟台港之际,国民党的飞机频频来袭,所以烟台市区气氛有些紧张,许多商铺都已关门,市面上极为萧条。即使如此,民盟盟员徐铸成,还是看出了胶东半岛上的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烟台相当富庶,各行业中,以孟家(即在北平开瑞蚨祥绸缎业之孟家富商)财力最大,不仅绸布业、钱庄、南货等均在其经营的范围内。”徐铸成先生还在烟台的一家书铺“淘”到了一本东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非常高兴——“红布面、一厚册,如见异品,即购买一本。暇时详读,如获至宝。”晚上,郭子化、匡亚明又在合记贸易公司设宴,用张裕葡萄名酒享客,“宾主尽欢”。餐后,烟台党政军民“欢迎来烟民主人士大会”在丹桂街胜利剧院隆重举行,市领导徐中夫,民主人士柳亚子、陈叔通、张伯等,其间与群众亲切晤面,并分别在会上致辞。会后,民主人士与烟台群众一起观看了胜利剧团第二大队评剧部演出的《四杰村》和《群英会》。“其唱做皆不恶”。戏剧评论家徐铸成说道:“演员年轻而极有功夫。盖烟台一带,平剧素有根蒂,旧北京剧界,一向亦视烟台为畏途也。”

3月7日,“知北游”一行离开烟台,移居离莱阳县城约三十里地的三里庄。为安全起见,民主人士被分别安排在当地农户家居住。徐铸成先生与傅彬然先生同居一室,因傅嗜睡,头一沾枕即鼾声如雷,声达户外,以至于糊着白纸的窗户都被震得发出簌簌的声响。徐铸成不胜其苦,曾说:“每至深晚,蒙被后始能安睡四五个小时。”早晨起床后,他们看见农家院墙挂满了地瓜干,屋顶及晾台上则晒满了玉米,房东告诉徐铸成,他们一年到头均以此为主食,平常难得吃顿麦子面食。在和村里干部闲聊时,村民从地窖里取出正宗的莱阳梨招待客人。皮色虽然有些发黑,但去皮后甜嫩无比,果然是名不虚传。

宋云彬在当天的日记中记道:“此地亦为老解放区,军民融洽如一家人。十时许,招待者分别引导余等至农家借宿,余与刘尊棋同睡一铺土炕,被褥已然铺就,正解衣欲睡时,忽然,招待员又来敲门,谓顷悉此间屋主系一肺病患者,怕有沾染故已另觅借宿处,请即刻迁往新宿处云云。足见忠厚的烟台人招待之周也。”

图3 “知北游”一行离开莱阳三里庄(今属莱西)时留影。

3月8日,民主人士在附近另一村庄参加了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召开的华东妇女代表大会。叶圣陶先生应邀出席并在大会上做了讲话。晚上,当地党政军民又集会欢迎“知北游”一行诸人。会场设在大野田间,前列摆着炕桌,有烟茶瓜子之类招待,民主人士就地坐在铺地的褥子上。对于长期在大城市生活的知识分子,烟台人如此的仪式显得新奇别致,别开生面。叶圣陶在日记中记道:“随后演了四出反映解放区生活以及军队优良传统的节目,有《拥护毛主席八项条件》《交易公平》《积极生产支援前线》《南泥湾开荒》等”,“场中蓝天为幕,星月交辉,群坐其中,有如在戏场之感,此从来未有之经验感觉也”。柳亚子还在会上自动要求登台致词,在激情的发言中大呼:“拥护毛主席,拥护共产党,打倒蒋介石,打倒美帝国主义!”徐铸成回忆这一天时这样写道:“连日所见、所闻,意识到我们已由旧世界、旧时代开始走进新天地、新社会矣。”对此,他们在日记和回忆录中都做了详细的记录,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带有生命体温的鲜活记忆。

3月9日,“知北游”一行离开莱阳西行北平。那时,从烟台去北平,铁路尚未恢复正常行驶,华东解放区的领导就用轿车、吉普车组成了安全护送车队,在护送的同时还组织他们沿途参观,以加深对于解放区的了解和认知,加深对于解放区人民的感情和印象。18日上午10点,“知北游”一行经过近二十天的海陆兼程抵达北上的目的地北平。

(图文由烟台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