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编读感言>岁月如歌>文章详情

岁月如歌
2015-11-02 22:37:31 作者:张丹非 热度:5452℃ 收藏

1965年我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偏远小城,那时没有现在孩子们的那些玩具。自我记事起,翻阅爸爸的老照片影集是我儿时一个重要的自娱项目。爸爸1944年参军,一直到解放前后和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留下了许多他自己以及和家人、战友、同事的合影﹙部分见《老照片》101辑《父亲留下的老照片》﹚,还有许多我未曾谋面过的伯伯、叔叔和阿姨们的小照。有趣的是那时战友、同事、朋友调转或分别多会送给对方一张小照留念,在照片背后大多会写上亲爱的××战友、××同志留念及签名。还有的题上:“祝有更大的革命理想和作为”,以及“保持军人传统,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等。在今天看来颇滑稽好笑的共勉赠言和别语,不过想想倒是很有时代感。

大概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之前,许多家庭客厅墙上也多挂有一两个大镜框,里面镶着尺寸不一的亲友照片﹙有的还摆出各种图案﹚,这似乎是那个年代许多家庭室内装饰的“标配”,即使现在在一些偏远点的乡村人家还会偶尔见到。以上是我对老照片的一些记忆,而且这些都已深深定格在我脑海记忆深处的底片上。

而说起我与《老照片》的初识结缘,具体时间已记不十分清晰了,大概是在五六年前哈尔滨的一个书摊上,喜爱文史的我仅凭书名买了一本《老照片》,本想闲暇时翻翻,但因是出差在外,书尚未读就不知丢哪儿去了。虽然书没读成,但却记住了刊名。三年前在一次订阅报刊时,一眼在订阅目录中看到了《老照片》,出于挽回当年的未读之憾便订了一本。可当我收到第一本时,就可谓一见钟情,被她深深吸引住了。虽然她是特写式、节点性的,但她更具有生动鲜活的文献性、史料性,具有自己独特的品质。那一帧帧散发着浓郁时代气息的老照片,一个个尘封而鲜活的历史人文故事,一行行严肃而又平民化的朴素文字,以及便于捧读的开本和雅致的装帧,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她。随着一辑辑的收阅,与《老照片》的感情与日俱增并生出几许依恋和期盼。

一次下班回家,见妻子眼睛红红的,像刚刚哭过。我一下子怔住了,以为家里出了什么大事,一再追问下,她说是看《老照片》里一篇故事被感动的。之后每辑《老照片》来了,她总是抢着争做第一读者。今年父亲节前夕,妻子说父亲节快要到了,你不是写过一篇咱爸的文章吗,家里还有爸留下的一些老照片,你应该整理下投给《老照片》,如果刊发了将是对咱爸的一份最好纪念和礼物,还能与亲友们分享并留给孩子们作为纪念。我一听这个主意太好了,连夜翻检出爸爸留下的那些老照片,从中找出十几张认为有代表性的,第二天就找朋友翻拍做成电子文件连同文稿一并发给《老照片》编辑部邮箱。

发稿前我还有点犹豫,文稿是父亲离世十周年时我写的一篇纪念小文,因父亲酷爱书法,当时连同父亲几幅书法作品投寄给一个书法专业报刊的副刊,但没有被采用。心想像《老照片》这样高档次刊物能采用吗?但最终还是大着胆子发了出去。与往常给一些报刊和参加书画展赛投稿一样,稿件一经寄出,一般不太敢奢求结果。大约过了一个多月,也就是父亲节刚过的一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通知我稿件已被采用,为付稿酬按要求让我把身份证电子版发往《老照片》邮箱……

很快,我就收到了《老照片》样刊,看着自己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文稿,看着父亲留下的那一帧帧熟悉的老照片,而又恰逢在父亲节期间,我真是激动不已。认为这是送给“天堂”

里父亲的一份珍贵礼物,是对父亲最好的一个纪念形式。

适逢《老照片》“百辑征文”之际,欣然写下这篇小文,权作我对《老照片》的一片爱意和一瓣心香。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