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秘闻片影>高尔基的葬礼>文章详情

高尔基的葬礼
1996-01-01 00:00:00 作者:郑春光 热度:13958℃ 收藏

1936年6月18日上午10时许,时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苏联作家协会主席,享有“无产阶级作家”称号的马克西姆•高尔基,病逝于距离首都莫斯科以南四十公里的“戈尔基”(旧译戈尔几),终年六十九岁。

  进入这一年的6月,高尔基就已经因伤风而诱发肺部感染,同时加重了心脏负荷。及至发病第三天,已显现出心率衰微与呼吸不均的状态,其生命情形岌岌可危。为了挽救这位深受本国民众爱戴的著名作家,苏联政府派出了专门的医疗小组为其诊治,同时在报纸上公布其最新的健康情况。但是良医与妙药最终未能阻止高尔基日渐恶化的病情,一代文豪在痛苦挣扎了十余天后,最终停止了脉搏的跳动。
  在高尔基病故的当天,苏联方面通过无线电波将其辞世的消息传发至世界各地,而《真理报》、《共青团真理报》、《劳动报》、《星火》等报刊更是在翌日(或当周)印发了纪念专号。“我们在现代时代,没有和他相等的作家,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艺术家能够代替他”的评语,出现在了《真理报》的社论中。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莫斯科等地的各级党政机构,纷纷下半旗向这位无产阶级作家致以深切的悼念。在一些工矿企业、集体农场和党团组织中,广大苏共党员、青年团员等各界群众更是以召开追悼会等形式来深切缅怀他们爱戴的高尔基同志。
  为了隆重悼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政府于六月十八日即成立了“安葬委员会”,并将高尔基的遗骨由“戈尔基”运回至莫斯科,停厝在莫斯科工会大厦的大厅内;“安葬委员会”同时对外发表公告:“从六月十九日早九时至晚九时,莫斯科各界民众可在此瞻仰高尔基同志的遗容。”
  据当时莫斯科通讯社的文章记载,仅瞻仰开放日的当天,就有五十万人次的苏联民众(包括极少数外籍人士)到场致哀。现场除了有苏联红军战士于此守护之外,每隔五分钟就有四名(或八名)各界人士在高尔基的灵柩四周轮换守立,这其中既有高尔基的亲属友朋,又有一些苏联青年作家和艺术家们,甚至包括一些外籍友好人士。在这些人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到访者,他就是法国著名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1869—1951)。此时的纪德是一位深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的社会主义者,他这次是受苏联政府邀请来参加高尔基的葬礼。当纪德瞻仰高尔基遗容之时,这位与逝者年纪相仿的人道主义者有感于苏联民众的哀恸而泪流满面。就在同一天,共产国际及各国驻苏代表先后到场吊唁,而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与奥尔忠尼启则、安德烈夫、米高扬、赫鲁晓夫等该国党政领导,更是于当日下午四时三十分许到场慰问其亲属,并同逝者做最后的告别。

图一 1936年6月20日,数万名莫斯科各界民众汇集于红场东侧的国立莫斯科百货商场(亦称古姆百货商场,建成于1893年)前,在此参加举行由苏联政府为已故著名作家高尔基举行的追悼大会。

图二 1936年6月19日,在高尔基遗容瞻仰开放日的当天,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右)、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左)等人来到莫斯科工会大厦,向这位享有极高声望的苏联作家做最后的告别。

6月19日晚间,在近万名各界民众的护送下,入殓后的高尔基遗体被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火化。翌日上午九时至下午四时,仍有数以千计的各界民众纷纷来到工会大厦瞻悼高尔基。此时停厝逝者骨灰的现场,置放了难以计数的鲜花、花圈、挽联,这其中既有各社会团体、党政机构等奉送的,亦有捷克斯洛伐克前总统(1934)马萨里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安德烈.纪德等外国友好人士敬献的。伴随着场内循环奏放的哀乐,悼念高尔基的民众依然排列有序地出入大厅,并以肃立、默哀、鞠躬、献花(挽联)等方式寄托他(她)们对于这位伟大作家的无尽怀思。
  按照治丧委员会的时间安排,6月20日下午4时许,莫斯科市的主要街道(指红场一带)实行临时交通封闭,该市各党政机构、厂矿企业、社会团体的主要代表纷纷汇聚于红场广场,在那里参加为高尔基举行的追悼大会。5时30分许,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等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协下,从工会大厦的大厅内将高尔基的灵柩徐缓抬出。一时间军乐队奏响了《国际歌》,迎护高尔基灵柩的队伍缓慢行进在去往红场的街路上。青年作家维•伊凡诺夫和女作家阿古丁斯加耶走在队伍最前面,他(她)们分别捧着高尔基生前所荣获的“列宁勋章”与黑白遗像,而剧作家基尔升则举打着幡旗跟在其后。紧随高尔基灵柩前行的,是由其亲属、友朋以及苏联各政府机构成员、苏联作家协会会员、外籍友好人士等。及至红场中心地带时,早已有数万名莫斯科各界民众排列成方队在此静默等候。
  这天的红场显得格外地庄严肃穆,其情境有如十二年前悼念革命导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缔造者列宁一样隆重。在距离列宁墓不远的地方,架设了一个平台,当迎护队伍到达后,即由专人将高尔基的灵柩轻抬置于其上。片刻后,斯大林、莫洛托夫、季米特洛夫、阿•托尔斯泰、安德烈•纪德等人缓步走上位于列宁墓左上方的主席台。随后,莫斯科苏维埃会议主席宣布追悼大会开始,莫洛托夫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苏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了悼念演说:“高尔基之死是列宁之后对于我们国家及人类最重大的损失!今天我们和高尔基永诀,我们,他的朋友和无数的读者,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生命的某部分长辞人世已去了……”莫洛托夫以官方的角度,对于高尔基在苏(俄)文学史上的贡献及其作品贴近现实生活、塑造劳动人民形象而深得广大民众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藉悼念活动举行之际,为苏联民众鼓舞士气并对外界阐明苏方的政治立场。
  作为苏联政府的特邀来宾,安德烈•纪德也发表了演说,他首先指出了特权阶级和战争是控制和毁灭文化的“罪魁祸首”,同时肯定了高尔基的文学创作成就。“我常说,作家愈是有其自己的特征之点,愈能吸引广大的注意。因为更个性的,则同时是更人性的。没有一个俄国作家比高尔基更俄国些的,全世界无论对于哪个俄国作家,也没有比对高尔基更为注意倾听的。”对于以高尔基为代表的苏联文学创作思潮,安德烈•纪德接下来的话语就颇令人值得“深思”:“……从来在各国的大作家之光荣,差不多总因为他是叛逆者和反抗者。作家或多或少有意地,或多或少地想着他写东西,常常是反对某人或某事某物,他永远什么也不赞成,他在他的智力与心里酝酿着不屈服与叛逆。⋯⋯现在苏联的问题是另样的,作家是为革命者而不是反对派。恰相反,他说出群众的,全民的愿望,尤其妙的是——民众的领袖的愿望,上面的那个问题完全没有了⋯⋯”不过安德烈.纪德在演讲结束之际,还是这样表达了对高尔基和苏联政府的评价与立场:“……他见过前天的压迫,昨天的悲剧争斗。他用自己的大力,帮助过今天的胜利,他是还未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来的和已经发出来的人的代言人。从此以后,高尔基是属于历史的,他的地位是在最伟大的人们之列!⋯⋯在我们的头脑里,文化的命运同苏联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将捍卫苏联!”
  当宣布悼念活动结束之际,军乐队奏响了雄壮的《国际歌》,斯大林、莫洛托夫、季米特洛夫、阿•托尔斯泰、安德烈•纪德等人也缓步走下主席台。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协下,斯大林、阿•托尔斯泰、莫洛托夫、阿章尼基泽等人轻抬起高尔基的灵柩,向位于克里姆林宫墙下的小型公墓缓步前行。6时47分许,高尔基的骨灰正式入土于临近基洛夫、古依贝什夫二人墓地的墓穴中,现场鸣放礼炮并再次奏响了激昂的《国际歌》。至此,一代苏联文豪永远长眠于赋予其艺术创作灵感源泉的祖国。
  高尔基逝世的消息传遍世界各地后,一些国家的文化界名人和友好人士也纷纷向苏联政府及高尔基的家人发去慰问唁电。年届七旬的法国著名作家、19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1866—1944),专门从瑞士(此时旅居)打来国际长途电话给《真理报》编辑部,表达了对这位苏联作家辞世的无尽哀思。在由《真理报》以署名信刊发的短文中,罗曼.罗兰满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其于1935年6月应高尔基之邀到访苏联时的情境。“……我记得去年夏天和他在一块的时候,1935年7月5日在莫斯科车站和他离别的时候,高尔基凝视着我的目光,他的充满了柔情的眼睛,他的由胸膛发出的柔和的声音。我记得他的洋溢浩荡的一生,像他故乡瓦尔加河一样的一生,他的这一生在他的著作内留着无穷的思想与典型。我记得当他讲到新世界及他自己参加过这一新世界的创造时,他的青年的火,他的灿烂的热情。我记得他的伟大的仁爱,而在其深底处藏着悯忧。在这时候,我欲缄默无言,而和他的伟大的灵魂所赴之永远安宁之处,挨近他一些。……” 
  为了纪念和保护高尔基及其文学遗产,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两项决议,成立了以斯迭斯基、克留奇科夫、斯达夫斯基、泰尔、波波诺夫为成员的专门机构,负责整理和接收高尔基的手稿、书信等遗物;同时在高尔基城(今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列宁格勒(今俄罗斯圣彼得堡)、莫斯科塑立高尔基纪念像,由政府拨付专项资金委以苏联人民委员会中的艺术委员会,从国内征集设计方案并选定获奖者负责铸造。 
  在外界看来,生前享有极高声望与身后享受如此礼葬待遇的苏联作家中,高尔基是绝无仅有的一个。不过,晚年的高尔基也并非事遂人愿,爱子小马克西姆的离奇死亡、申请赴意大利旅游受阻、言行受到当局秘密监控⋯⋯还有为外界留下的与其死因有关联的种种“谜团”。 
  时光荏苒,随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关于高尔基的旧闻轶事渐渐淡出了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民众的记忆,而青年一代争相阅读高尔基作品的热潮也逐渐成为了历史。 

(秦风老照片馆提供图片) 

图三 1936年6月20日,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右)、莫洛托夫(左)等抬着高尔基的灵柩至莫斯科红场北面,其身后是该地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历史博物馆(建于1873年)。

图四 这张照片是高尔基逝世前夕,与法国青年作家马里洛(左)、科尔措夫(右)的合影。

图五 高尔基出生于沙皇时代的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苏联时期曾更名为高尔基城),早年的坎坷经历成为了其日后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照片中的建筑即是高尔基曾就读过的学校,这里留下了他现实生活中的“童年”印记。

上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