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秘闻片影>1948年:美国兵镜…>文章详情

1948年:美国兵镜头里的青岛“相貌”
1996-01-01 00:00:00 作者:薛原 热度:7498℃ 收藏

在台北秦风先生提供给《老照片》的一组当年驻扎在青岛的美国兵拍摄的老照片里,有两张普通青岛人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关注。比起那些海边建筑和街道上的风景,还有美国兵的生活留影,这两张照片像是有一种力量,突然震慑了我,让我不由自主地端详起来,吸引我的是照片上的“相貌”。

在这组照片档案的说明上,标注着照片(图1)上的这两个人是“青岛当地的两个小偷”。照片上并排站着两个人,一个穿白色衬衫,纽扣一直系到衣领,严严实实;另一个穿着深色中式对襟盘扣罩衫,也系得严丝合缝,这件罩衫的颜色之所以说是深色,是相对于另一位的白色衬衫而言。两人的共同点是:双手的手腕都被手铐拷住了。也就是说,已经失去了人身 自由。既然是两个小偷,也就是说,已经不是“良民”,而是犯下了偷窃或说偷盗之罪的人。

图1  青岛当地的两个小偷。摄于1948年7月10日

两人都是成年人,两人的眼神里写满了故事,像是穿越了时空,和我有了交流。与他们目光相接的瞬间,我像是被触动了一把,触电一般,刹那间浑身打了个激灵。这是我的同胞啊。照片上标注的时间是拍摄于1948年7月10日,正是青岛的夏 天,但这两个被拷住的人的穿着却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肢体语言里盈满了寒气。

照片上的白衣人,看上去似更年轻更成熟些,两眼注视着镜头,整个神态透露着紧张不安,流露着恐惧,也流露着一种猥琐。说实话,这个人的相貌,还流露着一种狡猾,或说精明。 这个“小偷”,我觉得“像”个“小偷”。对这个人的相貌,我没有丝毫的同情心。甚至觉得,这个人如果不是一个小偷,也是一个刁民,但是,那个时代的刁民,若以我们传统教科书里的说法,不正是走上反抗反动统治的已经觉悟了的人民吗?

而深色罩衫的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却油然生出一种同情之心,觉得这个人是被委屈的,一定是警察搞错了。想想啊,1948年7月的青岛,那时候的警察,用我们传统教科书上的说法,那时代的警察是充当反动政府的打手,专门欺压普通老百姓的啊。若不是被逼上梁山,怎么可能去当“小偷”呢?这人的神态里是委屈和冤屈和欲说无语的无声的抗诉,怎么看,我怎么觉得他都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善良的底层市民。

这两个小偷的相貌,我感到了陌生,也感到了熟悉。

图2  青岛吃圣诞饭的女童。摄于1948年12月25日

图2的标注是“青岛吃圣诞饭的女童”,拍摄时间为1948年12月25日。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虽然没有写,但因为是吃圣诞饭,估计与教堂有关,应是教堂或教会的所在。这些女童(看上去应该是姑娘们)都穿着棉袍,神态平淡,肢体语言也写着祥和,其实那个时间点已经是国共内战的落幕阶段了,大局已定,青岛作为在华美军舰队的停泊港和海军陆战队的驻地城市,从这张圣诞节期间的照片上,却看不到一丝战争的影子,也看不到战乱年代的惊恐。

这两张照片,可以说反映了1948年的青岛的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也可以说并没有反映当时青岛的城市氛围。是啊,两张老照片所蕴含的信息,就像是一枚飘零的落叶,一叶知秋,但一叶又怎能知秋?

在这两张秦风先生提供的美军当年所拍摄的青岛老照片之外,我再提供一张那个年代的底层人物的照片(图3),也是一张青岛的相貌。照片上是我的父亲,当年青岛的一个普通工人。1948年前后,作为一个三口之家的男主人,也是我父亲最风光的时候,之所以如此说,看看这张老照片即可知道,当年的父亲意气风发,神态间充满了自信和淡定,也有一种满足。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这张照片,是在1980年代初,当时的我,还在读高中。偶然从阁楼上的一个储藏箱里翻看到了这张老照片,很是惊讶!这是父亲吗?看着似乎是,又觉得不是,因为和眼前的已经老态的父亲差距太大了。母亲说,当年你爸爸可不是现在的样子,当年你爸爸很讲究穿着的,裤腿若是没有挺括的一条中缝线他才不穿呢。我当时疑惑的是,父亲在解放前只是一个普通工人,怎么会有这样讲究的打扮,因为在我所受的教育里,万恶的旧社会,普通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个无产阶级,拖家带小挣扎在死亡线上,怎么会有这样“鲜亮”的照片呢?!

图3  父亲的老照片

对我的疑惑,父亲没说啥,母亲解释说,当年只要你肯出力,不偷懒,不耍猾,用心干事,老板都要好好待你的。母亲说,当年每到了春节,父亲会带着母亲到老板家(父亲当年是在青岛属于“周家”产业的洗衣坊里当领班,也就是工头)拜年,那个时候也是周家给的“红包”最大。父亲16岁从沂蒙山老家出来,落脚青岛,最初是“打卯子工”,用今天话说,就是打短工,从每天到码头上打短工,靠力气吃饭,逐渐变成一个学徒,跟着老板飘洋奔波,也从打短工变成了“长工”,最后成了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头。用母亲的话说,父亲当年在“周家”的洗衣坊里熨烫西服,一条西裤熨烫好之后两条裤腿伸开可以立在地板上不倒,老板的衣服指定要你爸爸熨烫……美国军舰停靠青岛那几年,在母亲的回忆里也是父亲挣钱最多的几 年,每次美国军舰一靠港,父亲就带着工友们上舰了,给美国兵洗刷被服,熨烫军服。当年还留有几张在美国军舰上的照片,后来“文革”时都悄悄烧毁了,那个时候,谁敢留这些东西啊!母亲说。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后来再没有过这样的照片,我出生于1965年的春节,从我的童年记忆起,父亲已经是一个终日喝着苦茶闭目养神的老人。偶尔,父亲说起往事,往往就是当年美国兵在青岛的时候……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