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旧事重温>战地玫瑰——抗日女俘…>文章详情

战地玫瑰——抗日女俘的照片
1996-01-01 00:00:00 作者:樊建川 热度:15797℃ 收藏

  家里一旦进了盗贼,男主人自当挺身而出,前去护家抓拿;国家一旦遭到侵略,理应由男儿壮丁慷慨赴难,卫国驱敌。可是,当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一旦开启,投入这场旷古空前残酷战争的,便不仅仅是须眉男儿,还有成千上万的巾帼女性。
  这里集中展示了抗日女俘们的卓然风采。这些照片,均为侵华日军所拍摄。照片上抗日女俘们的英勇、镇定和献身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她们的风采将永垂青史,她们的容颜将长存人间。
                         ——题记

成本华的风采

成本华是在坚守和县城门时,战斗到最后被捕的,当时她20岁。
  因其佩戴的皮带是童子军所使用的制式皮带,被日军称为“中国女童子军”,实际上,以她的年龄,应该不是童子军了。从成本华所穿的衣服看,应该是属于地方武装。同一个战俘在日本画报上出现两张照片,非常罕见,因为日军有非常严格的宣传审查。图①的背景是一处临街的木质结构的房子,门前有几块砖石过渡,然后就是泥泞了。成本华站在泥泞中。四个日本军人,从不同角度打量她,有个日本军人将手放在裤兜中,看不见他的脸,不过,从其肢体动态上,他应该也在打量成本华。两位百姓,年老的着深色长衫,无奈地把手拢在袖子中,悲戚地望着成本华的背影,微开的嘴表现其内心的惊讶。旁边那位个子高大的小伙子,不知是不是成本华的战友,他的眼神分明比别人更为关切、凝重。而成本华本人却是最镇定的,表现出一种安详,甚至面露微笑。她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这是一种自信、无所畏惧的姿态,在以残暴闻名于世的日军环视之下,表现得从容不迫。
  图②中的成本华,姿态和第一张照片一样,双手交叉昂首挺立,身后是四个坐在长凳上嬉笑的日本士兵,他们的屠刀仍然没有离开手边。背后的墙壁十分高大,应该是和县的城墙了。这该是成本华被捕的地方吧!这张照片上的成本华,笑意更加明显了,真正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成本华的头发有些凌乱,本该往后梳理一些的。这不加修饰的一缕,反倒平添了几分女性的妩媚。
  从颈项下来,胸前有两根细绳,或许是用于捆绑,照相时松开了。这种细绳可能是日军专为捆绑战俘时所备。

花 木 兰

这几位中国军人,是在陇海线的黄口与日军作战时不幸落入敌手的。注意,中间的这位战士是位女兵!(图③)
  虽然她坐在男兵中间,但男兵们已经保护不了她。为了从军杀敌保国,她不惜剪掉秀发,掩起女儿身去赴汤蹈火。
  被捕后,她的性别被日本人识破,作为战果,也作为猎奇,被日本随军记者拍照而刊登于当时的日本画报上。日本的随军记者无意中为我们发现和保存了一位现代的“花木兰”。
  她是南方的茉莉花,还是北方的山丹丹,她在家是浇园、织布,还是读书?而今落入敌手的她,手中仍然拿着一个子弹袋,这一细节让我们探到她隐埋在心底的战士情结。
  我曾用放大镜仔细观看这位落入敌手的女兵面容,她的纯朴,她的端庄,她的贤淑,更有她的勇敢,让我刻骨铭心。“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赵一曼和她在一起,抗联“八女投江”的先烈和她在一起,有这么多女伴,她不会孤单。
#p#副标题#e#

女便衣队长魏文全

她有一个比较男性至少是中性的名字:魏文全(图④)。
  她是在“留下镇”被捕的,其对手是日军野副部队。
  她很孱弱很瘦小,却是肩负重责的抗日杀敌之便衣队长。
  她看着比较显老,却正当25岁的花样年华。
  她的背后是日军的牢笼,没有了自由的名字,却有了醒目的“5”号囚记。
  她的神情在绝望和希望之间,目光在木然和决然之间。
  她的双手因为枯槁而骨节特别突出,作为便衣队长,这是双挥洒驳壳枪的手。枪虽已被剥夺,手却威风犹存。
  我未能查找到“留下镇”的具体方位,我很想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因为,“留下镇”留下了女杰魏文全。

一位叫姚英的女战士

这位女战士叫姚英。她的名字我是从日本画报的注解文字中得知的(图⑤)。
  姚英和她的战友在庐山附近地区与日军作战时被俘。照片背景的房子很洋气,这是庐山所特有的景观。
  姚英个子不高,日本人刻意让她斜挎一支长长的步枪,枪托朝上,枪口向下,这种挎枪的样式奇特而又别扭,带有羞辱的意味,显示了日本军人的一种阴暗心理。
  在后面“偷窥”的日军那种看稀奇而又洋洋自得的表情令人厌恶。有个个子特别矮小的鬼子,伸着脖子露出了半个脸的狰狞。
  请关注一个细节,这位女战士的胸腹处悬挂着一个枪刺的皮套,它十分突兀地摆放在步枪上,皮套里没有刺刀。我想日本军人还是蛮有心计的,一支枪里没有子弹,在近距离就是一根烧火棍;而刺刀不一样,刺刀在近距离是杀人利器,可以刺向日军,也可以刺向自己。所以警惕的日军不敢把刀交还给姚英。
  姚英的脸色凝重而失望,但没有畏惧,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她的愤怒和不屈。
  姚英在这里留下了名字,而她身旁的几位男性战友却只留下了影像,他们的名字沉入了历史深处,让大家真正领会了无名英雄的含义。

牵  手

两位八路军女侦察员不幸被日军抓住了(图⑥)。她们是在正太线附近执行任务时被捕的。她俩的长相很相似,相似到像是亲姐妹,而日军记者在旁边所作的注解便是:“共产军间谍姐妹。”
  右边这位侦察员是小脚,应该是姐姐,左边这位自然是妹妹了。她们一点都不慌张,面对危难,反而坚毅。我祖籍是山西,我知道那时那里的农村十分穷苦、闭塞,我猜想这两姐妹也许平生就没照过一次相,这张日军记者拍摄的照片也许是她俩今生惟一的留影。这张照片发表在日文刊物上,仅在日本国内或者侵华日军中流传,她们的家人、亲属,甚至爱人肯定无法看到,她俩的下落亦无从考证。我盼望奇迹能够发生,某一天,这两位女侦察员的亲人、战友、同村同县的老乡会给我来电话,告诉她俩的人生故事。最大的奇迹是:这两姐妹都还在健康地安度晚年,她俩亲自给我打来电话。我将会把这张照片精心放大到24寸,寄给这两位当年出生入死的八路军女侦察员。

同命夫妻

在苏北的一次战斗中,日军进行快速包抄,国军174师师部被打散,这三位军官及随军家属被日军俘虏(图⑦)。
  他们三对六位坐在台阶上,神情落寞。妻在前,夫在后,顺序而下。丈夫虽然身着毛领军大衣,是军中之官,却双眉紧锁,佝偻身躯,束手无策;妻子更是状若待宰羔羊,其神戚戚,其情惨惨。
  民间说,对象就是要对上与自己长相相似的人,这三对夫妻确实都长相神似,日常生活中应是默契恩爱的同命鸳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他们在大难临头之际,相互厮守,共赴国难。中国男人素来含蓄,军人也不例外。在这种情景下,他们不可能表现对妻子的关切和安慰。当然,所有的关切都会无济于事。战争危害了人类的感情、尊严,连同生的希望。
  可以想见,夫妻双双被日军捕获,后果自然十分难堪与严重。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