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旧事重温>小学生也演《梁秋燕》>文章详情

小学生也演《梁秋燕》
1996-01-01 00:00:00 作者:史耀增 热度:7318℃ 收藏

  
  “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看了《梁秋燕》,打倒老封建;看了《梁秋燕》,媒人靠边站;看了《梁秋燕》,恋爱有经验。”这是上世纪50至60年代初在秦川大地以至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段顺口溜,生动地反映了《梁秋燕》一剧的演出效果和社会反响。
  《梁秋燕》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老院长、著名戏剧家黄俊耀依据发生在关中东府华县的一段真人真事创作的剧本,当时正值新《婚姻法》颁布,该剧一经搬上舞台,便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通俗上口的戏曲语言和悦耳动听的迷胡音乐倾倒了广大观众,有力地配合了新《婚姻法》的宣传。据在剧中第一个扮演主人公梁秋燕的著名演员李瑞芳回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文革’前,《梁秋燕》蜚声三秦,走遍南北,历演数千场,经久常新。”
  当时不只是省上和县上的大剧团排演了《梁秋燕》,许多农村的业余剧团也都竞相排演,走在农村的巷道、田野,不时会听到有人哼唱《梁秋燕》中的唱词。合阳县的坤龙村地处黄河塬畔,是东乡的一个大村庄,该村有演唱迷胡戏(俗称“曲子戏”)的传统,1952年由一批爱好者发起,成立了业余剧团。为了置办帐幕和乐器,这些爱好者帮人打墙、打胡基挣钱,从庙院的废墟上刨砖卖钱;到了雨天和农闲,便凑上灯油排戏,逢年过节为群众演出。看了专业剧团的《梁秋燕》后,他们决心自己排演。那时没有复印设备,更没有录音机,剧本和曲谱全靠手抄,至于舞台上的人物调度则全凭看戏时默记,再加上自己揣摩。功夫不负有心人,1954年,坤龙业余剧团的《梁秋燕》便与群众见面了,而且因为农村人演农村事,对生活更为熟悉,所以在群众眼中看来,似乎比专业剧团还多了几分亲切,不但在本村多次演出,还应邀到附近各村演出。后来又被县上抽调,先后在数十个村庄巡回上演,因而当时合阳乡间流传着“坤龙的《梁秋燕》,红遍东半县”的赞语。
刚解放不久的农村人还有些传统的封建思想,所以初成立的坤龙剧团里没有女演员,剧中的几个女角全由男扮女装。饰演主角梁秋燕的小伙子叫李绪岗,小名“囊囊”,那时还不到二十岁,生得聪明伶俐,扮相俊美,令观众入迷。戏演完后,许多人都挤到后台想一睹芳容,等到他摘下毛巾,卸掉假辫,才知道原来是个小伙子,不由瞪圆了双眼。一时传为佳话。
  1958年秋天,坤龙村(当时已经公社化,称坤龙大队)所在的伏六公社要搞小学生文艺会演,接到通知后,担任校长的雷涛(右二拉提琴者)当即想到排演《梁秋燕》,限于节目的时间,只选了剧中第一折“情投意合”。担任剧中人物春生的李妙琴(拿锄者)那时十四岁,其父亲李通运是村业余剧团打板的,叔父李运虎是演丑角的,哥哥李均荣(小名“鳖娃”)是在剧中扮演春生的,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她早就背会了全部戏词,与村剧团不同,此时她却要女扮男妆了。另外由与她年龄相仿的李侠扮演梁秋燕,贾会金扮演二嫂。暑假后刚调来的教师李成才(后左一)会拉二胡,正好派上用场。另有一名本村的民办教师王苏斌(右一),负责给学生提台词。雷涛校长觉得乐队力量有点薄弱,李成才老师便自告奋勇到相距五里路的南伏蒙学校去请李国亭老师帮忙,因为他俩是同一天参加工作的,彼此相熟。大约喜爱文艺的人都热心为别人帮忙,李国亭老师一请就到,弹起了那时在农村还很罕见的钢弦琴(后中)。孩子们年龄虽说不大,但本村剧团演的《梁秋燕》看得次数多了,脑子里都有印象,稍经老师点拨,便也演得像模像样。到公社参加会演时又请了一位打板的,效果更佳,居然夺了第一名。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脸上很有光彩,回到村里又先后为群众演了几次。人们夸赞说:“不愧是坤龙村的娃娃,上了台还真有两下子!”
  王苏斌老师不幸于次年身亡,这张五十六年前的照片是他的儿子、同样为小学教师的王维中保存下来的。雷涛校长后来调到中共合阳县委农工部担任部长,也已过世多年。李成才老师现仍健在。今年已经七十八岁的他见到这张照片极为激动,因为这是他正式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活动,但却回忆不起是在排练时还是获奖归来后拍摄的。他说:“那时照个像不容易,得提前到十里之外的坊镇去请照相的谢师。你看,在李国亭老师后面的墙角里还有一个看稀罕的小同学,那时农村娃娃对照相充满好奇,才不管老师批评不批评,都要悄悄地在一旁看个究竟。”

摄于1958年秋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