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旧事重温>怀念方玲之>文章详情

怀念方玲之
2018-07-12 15:50:36 作者:于学敏 热度:11748℃ 收藏

1978年7月,我被抽调到秦城监狱参加公安部的整理档案工作,历时一年半。其间,与来自江西省公安厅的方玲之相识。

初次见面,方玲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带着一副金丝眼镜,皮肤白皙,声音清脆,一脸的文静,有着基因传下来的优雅和坚毅。那年她大概三十五岁,比我大十几岁,刚一见面,连连对我说要叫她阿姨,大气、亲切,与众不同,即刻引起了我的注意。

更让我注意的是,这一年的7月28日,全体整档人员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人们表情严肃沉重,缅怀情深,但没有了当年悲天恸地的情景,方玲之却悲情难抑,哽咽不止,那种情感像是对家里的亲人。

返回秦城监狱,我不时盯着她看,她对我说:“看什么,你不懂……叫阿姨。”

参加整理档案工作的人中有些干部子弟,方玲之是名人之后,红二代,方志敏是她的堂伯。由于对方志敏的崇敬,我对方玲之特别留意。

方玲之的父亲方志纯,曾是江西省省长,当过中顾委委员、常委,中纪委委员、常委,有着非凡的革命经历,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与毛主席沾亲。方玲之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她是“监狱之花”,她的生母楼曼文出生于官宦富家,很早投身革命,是中共早期的特工。1942年9月,父亲方志纯和母亲楼曼文在新疆被盛世才关进监狱。1943年6月,楼曼文在监狱生下了方玲之,狱中地下党为她起名“囹子”。“囹子”来到人世间后,三岁以前是在新疆监狱度过的。当时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和妻子朱旦华及儿子毛远新也同在监狱关押,后毛泽民被害。1946年7月,由毛泽东提出,周恩来亲自协调与张治中商量,张治中答应拨十几辆苏制卡车送他们到延安,在张治中的安排下,被关押的一百多人包括二十多名小孩释放回延安。途中,他们出了吐鲁番,经过火焰山、戈壁滩,骄阳似火,有的车轮胎甚至被烤化,饱受监狱生活磨难的人中有两个人没能活下来。到达延安后,所有人员受到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领导人的接见,中央决定让他们休养三个月,伙食按小灶标准,外加牛奶、鸡蛋,还发保健费,自此“囹子”有了正常的童年生活。

回到延安,方志纯撰写了《在新疆监狱中反法西斯斗争经过》的报告,这份长达数万字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献,现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1947年,楼曼文又生下一男孩,方玲之的弟弟。1949年2月,楼曼文在西柏坡病逝,追认为革命烈士。不久,在革命女性先锋帅孟奇、蔡畅、康克清的撮合下,方志纯带着“囹子”和弟弟,朱旦华带着毛远新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方玲之有了继母和兄长,也就是革命女性先锋朱旦华和狱中难友毛远新。进入北京后,开始时方玲之和毛远新在育英小学学习,后来两人一起回江西南昌,不久毛远新回到毛主席的身边。

十年动乱,因所谓“新疆监狱叛徒集团”,方志纯、朱旦华夫妇被审查了八年,据说方志纯在“文革”期间曾被批斗五百多场。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毛远新与“四人帮”同时被捕,后他被判刑十七年。

我们到秦城监狱时,他正关在这里。我时常感慨,方玲之光鲜身世的背后,其实命运多舛,尝遍了赞美诗和哀乐,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她是怎样承担下来的?!

方志纯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囹子”,意思就是监狱之子,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没有奶水哺乳,营养又差,直到三岁出狱,还没有长出头发,像个小和尚。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1 1946年,“饱尝铁窗风味的娃娃们”回到延安后合影。后排右二为毛远新,前排右三为方玲之。

1978年,我遇到的方玲之,头发依然不多,更凸显出宽宽的前额,她的脸颊酷似照片中的方志敏。尽管她一再让我叫她阿姨,我还是以方姐相称,而有的人称呼她方方。参加整理档案的女同志不多,我们年轻一点儿的包括方玲之都住进了空闲的监号。整档人员分若干组,我是天津组,方玲之在华东组,按规定,组与组之间不准谈工作。熟悉以后,我们时不时一起海阔天空地聊文学,聊电影,聊服装,甚是投缘。记得有一次聊天,说起皮肤白和黑的人分别适宜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方姐直抒己见,白皮肤穿什么都好看,世界上的衣服都是给白人准备的。说完摇头晃脑十分得意地看着我,我当然知道她是有意气我,但我感觉的是快乐。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2 朱旦华、方志纯与毛远新、方玲之、方荣欣合影。1951年摄于南昌。

方姐对我很关心,她像很多高干子弟那样,对关心的人总是显示出一份责任和人情味,私下里问我是否写了入党申请,我说写了。她是1978年入的党,她总是指点我怎样处理好和周围同志的关系,告诉我要坚持写思想汇报,两三个月或有重大事件都应写。接触多了,我觉得她是那种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个性明显,执着、认真,内心潜含着一股激情。我至今难忘,有一天她神情郑重地问我,你写的思想汇报有没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四五天安门事件”的内容,我点头,她说把那些东西要回来,放在那里不好……我特意请假回了趟机关,找到当时的办公室主任,刘主任说我多此一举,我坚持要回了“我的思想汇报”。记得返回秦城监狱的当天晚上,方姐急着问我拿回没有,我告诉她拿回来了,她才如释重负地对我说:好!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几十年过去,许多事情不再值得论道,但每忆及此事,我既感动也感慨。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图3 参加整档的女同志与部领导合影。前排左七凌云、左九吕剑光,后排左二作者、右三方玲之。

方姐为人低调,从不流露自己的家事,是那种自觉的谨慎、自律。她丈夫在北京工作,她来秦城监狱,暂时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秦城监狱整理档案结束,我以为她会留在部里,她是有条件的,但是没有。当时她还没有小孩。秦城一别,最初我们还通过电话,后来没再联系。多年后,她调至江西省驻京办事处任副主任。大约是2006年,我在《作家文摘》上看到有关当事人回忆新疆监狱的文章,照片上的方姐已经发福,想来她过得很好!又过了六年,2012年3月得知,方姐因病去世,这一年她刚刚七十岁。

幽凡路隔,此生我再也不能见到方姐了。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