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老照片馆>旧事重温>老照片留下的新疆记忆>文章详情

老照片留下的新疆记忆
2013-04-03 18:28:44 作者:nfzhf 张峰 热度:2055℃ 收藏

文章标题:老照片留下的新疆记忆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两张上世纪五十年代援疆期间的老照片引发对进疆行程和援疆工作学习片段的回忆。文章以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六十年前我国铁路西向终点兰州站的情景和进疆路上艰苦历程;生动再现了六十年前新疆喀什地区的风物人情和与维吾尔族同事的友谊,再现了那个激情岁月里农垦战士和援疆主将王恩茂将军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老援疆人对于民族团结、稳固边疆的殷切期望。

关 键 词:六十年前、援疆、喀什风物、维族友人、王恩茂

作者简介:

张峰先生,又名张菶,江西省南丰县教师进修学校原校长、书记。1933年生于湖北武汉,幼年至少年时代在老家江西南丰度过。1949年至1953年,随兄长辗转上海、重庆等地务工、求学。1953年从重庆市农林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建设,先后在新疆省农林厅(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月成立)南疆行署(喀什)建设处任职干部。1956年作为调干生考入西北师范学院(兰州),1958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师范学校任教,从此投身教育事业。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调回家乡江西省南丰县,此后到1996年退休之前,先后担任南丰中学(后改名南丰一中)教师,白舍中学校长,南丰二中校长、书记,南丰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书记等教职;并当选南丰县第八届人大代表,担任政协南丰县第四、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联系方式:

邮寄: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 张五一老师 转

电邮:

zhangws68@yahoo.com.cn

电话:13879410166

老照片留下的新疆记忆

张 峰

20133

进疆路上

六十年前的1953年,年轻的共和国完成了民主改革的任务,拉开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各行各业急需大批人才和建设者。这年夏天,未满20岁的我从重庆农林中等专科学校毕业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报纸和学校方面都传来消息,率大军驻守新疆省的王震司令员向中央报告,请求给新疆输送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建设,给多少,要多少。我和班上其中9名同学(男5 4)豪情满怀,毅然报了名。获得批准后,我们如期到西安集结,西北行政委员会人事局给每个同学发一套蓝色中山装棉制品(包括衣、裤、鞋、帽)和一个军用水壶,其他所需自理(这个时候我们已按月领工资了),只等新疆进发。

列车从西安出发,到达兰州是已是掌灯时分。天空一片灰蒙蒙的,车站的一栋二层主楼透出几点昏暗的灯光。站前场地右侧是一排马厩,黑暗中点缀着马灯的一闪一闪,马厩里散发出的马粪和草料气味冲散了我们的疲惫;广场坑坑洼洼,泥泞中交织着马车过往的印迹。另一边灯火较多的地方是几家饭馆,篷布下的回民小吃摊引人垂涎。再远一点的居民住家处却不见光亮,可能还没用上电灯。这就是当时我国铁路西向终点站——兰州站。再往西去,就得乘汽车了。

客运汽车从兰州到乌鲁木齐,耗时9天。路经站点是:兰州始发---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玉门---安西---星星峡---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客运汽车就是后来一汽老解放牌那样的苏制6轮嘎斯卡车。车斗上方顶着一块绿色大帆布,车斗前方有遮布档风,车尾敞开,车斗内空空荡荡,座位显然要自行解决。按惯例就是将乘客的行李被子捆成四方块,整齐码放成四行,车斗两边各一行,中间两行紧挨着,每行被褥上坐7个人,满坐共28位。被褥一定要码放紧,不然半路上松散或倾斜了,人坐不稳就更难受了。

每天清晨,号声一响,司机师傅和乘客们从客栈的集体土坑上一起起床,先给发动机预热,水箱加满水,车外挂着的内胎也装满水,提醒乘客带足干粮和饮用水。乘客们将行李被褥打包成捆,接着洗漱、吃喝、拉撒一一解决后,准时带着自己的行装上车出发……就这样一车人晓行夜宿,风沙相伴,一路西进。有时几乎整天不见一点生机和人影,只有看见远处有钻天杨树,全车才会兴奋起来,因为看见树就意味着有水有人有绿色,能下车休息了。

最难熬的是第二三天,全身酸痛难耐,一路大漠风光早已没有了吸引力。通过星星峡乌鞘那一段,突然间天空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飞沙漫舞,核桃大的石块也被吹得飞了起来。车只好停靠路边等候,乘客用衣被裹住自己避险。可是不到半小时,乌云消散,大地恢复平静,居然又出了太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风云莫测吧!

客车从吐鲁番开出来时,5个多小时几乎都是缓慢爬行,证明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确实在海拔负一百多米以下,而且盆地很大,包括了托克逊,鄯善等县域。跋涉9天后,远离故乡8000里外的乌鲁木齐市,借温暖的阳光,终于敞开胸怀迎接客车和我的到来。

农村经济调查组和友人肉孜艾买提

19546月,我奉命参加省财委组织的农村经济调查组,被派到喀什市附近的疏附县,进驻各乡村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经济调查和群众工作。我们的任务是通过综合调查,对该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农牧副生产、互助合作组织以及乡风民俗等方面,摸实情出主意,为上级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如粮食统购统销指标、扶植蚕桑养殖、推广优良品种、化解水利浇灌纠纷、调整互助合作组织等等,都是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张拍摄于1954103日的旧照片就是调查组全体成员的合影。十七个人中,有汉、维吾尔、满、回、蒙、俄罗斯、乌兹别克、塔吉克等8个民族属别。这个临时大家庭来自省属部分单位,本人在后排右1的位置,第2排左2的这位维族小伙名叫肉孜艾买提,是我的搭档。由于包片到户,工作的时候经常是我俩是独立行动动。

肉孜艾买提能说汉话但不识汉字,我们只好互为师生。他当我的维语翻译,帮助我适应当地习俗和生活环境,我教他识汉字,也学点时事政治。工作时,他提问我记录,我提问他翻译,配合默契协调。相处时间长了,我们成了好朋友。

肉孜艾买提教我这个南方人懂得了许多有趣当地习俗和宗教禁忌。譬如进清真寺不能穿短袖衣和短裤,说话要小声。到村民家走访调查,坐炕要盘腿,不可伸腿;吃馕(一种烘烤的面饼子)时,要用手掰开吃,不能直接用嘴啃;主妇端来饭菜,客人不必双手接碗,要做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由她摆在桌上。再有,洗脸不可用脸盆盛水,而是将锡制长颈壶盛的水淋到手心窝,扑向脸面洗擦,再用干毛巾擦干,然后理顺胡须才算圣洁。他还特别嘱咐我,千万不要把汉族餐馆或饮食店带回的含有大肉(即猪肉)的食物带进伊斯兰教徒的家门,否则他们会很不愉快甚至打骂来人。由于当时喀什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所以我对这件事处处小心、不敢大意。

喀什有俗话叫“宁可食无菜,不能缺瓜果”,还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一说。南疆地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雨水稀少、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却适合瓜果生长。塔里木区域瓜果种类繁多,几乎家家都种有葡萄、桑、杏、梨和瓜类,而且家家有地窖,冬暖夏凉,湿气不大,把瓜果存放在地窖里,到了冬春季节还有的吃。由于瓜果产出多,运输成本高,在成熟季节非常便宜。有时,我们帮助一家农户打扫一下院子,把散落的杏果归拢,主人会让我们装了一大堆回去,还感谢我们帮他扫了院子。

喀什的大巴扎(大集市)举世闻名,繁华热闹、千奇百怪的场面不亚于现在的商业街。有一天,我和肉孜艾买提骑着毛驴去赶巴扎,逛累了找个树荫下,丢一把草料任由毛驴静静地嚼着。我们铺开小地毯,盘腿而座,拿出干粮和牛肉块,买个大甜瓜;肉孜艾买提取出腰间的英吉沙匕首,开瓜吃馍伴牛肉,清风吹来,好不惬意。这把匕首可是他的好宝贝,护身切肉开瓜削果样样靠它。

说话间,从大巴扎广场一角飘来悦耳的音乐,一伙人在那里翩翩起舞,原来是庆贺百货商店开张。载歌载舞是新疆少数民族与生俱来的才艺,随时随地,只要有人鼓动跳起来,就会一呼百应,越跳人越多。不论男女老幼,舞姿优美,自然大方,真是奔放乐观的民族。

三个月的农村经济调查工作结束了,工作组成员要解散回到各自原单位,大家心里都依依不舍。在和肉孜艾买提惜别的前一天下午,我们静静地喝了些酒,说话不多,彼此都在心里默默祝福。他将那把心爱的带鞘英吉沙匕首送给了我,我送给他一本厚厚的精装笔记本和一支新华金笔作为友谊的见证。这次分别后,直到后来离开新疆,与这位维族朋友再未见过面。

农林技术训练班和老乡王恩茂将军

1954年寒冬,农林厅举办为期20天的农林技术训练班,厅领导命我参训。培训计划安排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业务和政治学习外,还请来了西北农学院的教授和苏联专家来班专题讲座,参观石河子农垦八师和八一农学院。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张摄于1955年元月9日的照片是我们训练班第六组的全体成员合影。照片上十四人中有6位是转业军人,4位是各地州县来的同志,另4位是当年新来的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后排左1穿军装的是我们的组长,转业前是连指导员,我在第2排左1的位置。拍照时正直乌鲁木齐的冬天,大家都穿得很厚实。

组长是四川人,另外5位转业军人都是山东人。他们曾经不怕牺牲、转战南北,为人民解放立下战功;为了建设祖国边疆,他们走下战场,却再次远离家乡,成为屯垦戍边的农垦战士,始终无怨无悔。他们已过了学习的年龄,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识字不多;但他们在还保持着军人本色,在生活上总是充满激情、朝气蓬勃;在学习上总是干劲十足、永不服输。在军人学员的影响带动下,我们几个白面书生也不甘示弱。乌鲁木齐的冬天,天寒地冻、北风凛冽,我们每天早晨跟着他们在零下10多度的操场上跑步操练。学习之余,按部队营房标准把室内外卫生搞得焕然一新,还主动帮助食堂师傅干活…… 这样20天受训下来,我们几个学生出身的学员收获丰厚,不仅仅学到了新的农林专业知识,增长了见识,更在精神上接受了一次洗礼。

一天下午,我们组正围着火炉学习,训练班的负责同志引着一位身材高大中年人进来,他说王书记,王恩茂同志来看望大家了!我们都激动的起立鼓掌欢迎。王恩茂是当年的老红军、江西永新人、开国中将,是接替王震同志来新疆坐第一把交椅的大领导,每一位援疆人都对他充满了敬意。

也许是看到我们年轻人上进好学,王书记也很高兴,他说了很多关心和鼓励的话,还亲切地询问我们每一个人哪里人。当听说我是江西人时,他特别惊讶而兴奋地说“我也是江西老啊!”我更是激动万分,这个大领导可是我在新疆遇到的第一个的江西老乡!人同此心,无论是将军还是小兵,在这远离家乡8000多里的塞外边疆遇见老乡是多么不容易啊!王书记接着问我是江西哪里的,我回答是南丰的,他朗声说:“知道,知道,南丰盛产蜜桔!小老乡,要好好干,发扬江西革命苏区的光荣传统!”现在想起来,这真是饱含时代特色和思乡之情的鼓励之语啊!

1955年初,我服从组织安排从省农林厅调到位于喀什的南疆行署(注1)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号召作为调干生考入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从此离开新疆。1958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中等师范学校任教,又于六十年代初调回家乡江西南丰,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1996年退休。从1953年进新疆到今年,整整六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神州大地早已今非昔比,当年一起援疆的热血青年都已年过八十了!可是近年新疆的民族问题又有了新的情况,作为一个第一代的援疆人,我深感民族团结,筑牢边陲,仍是立国大事。惟愿新疆各族人民凝聚正能量,续写新华章,前赴后继,勇于担当,圆梦中国,指日可待。

上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