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自驾游,快乐地穿行在多彩壮丽的云贵高原。得知贵州晴隆是著名的24道拐所在地,立即飞驰而去,以身临其境,目睹这闻名遐迩的世界奇观。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曾编辑了一套大型图册《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精选·中国与二战秩序》,其中一册为《重庆与中缅印战场》,内收有一张24道拐的老照片。这张照片是美国随军记者约翰·阿尔贝特于1945年3月26日拍摄的。画面上,一条蛇行逶迤的盘山公路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一队长长的军车在公路上负重前行。24道急转弯的险峻完整展现在画面上,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看过便永世不忘。二战期间,这是一条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交通大动脉,援华战略物资就是经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后,再进入滇黔公路这段24道拐源源不断地运达陪都重庆。照片一经发表,就轰动了世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抗战生命线的典型标志。
当年为了拍这张照片,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美国随军记者爬了一整天的山,才找到最佳拍摄点,把这条抗战生命线的陡峭、险峻、神奇、雄伟、壮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1945年,美军记者拍摄的24道拐。
1943年7月7日,史迪威与宋美龄在交谈。
滇黔公路于1927年,由各地绅商筹资修建,时修时停。1935年中央政府出资,1936年9月才贯通了这条唯一连接中国东部和西滇边陲的国道。24道拐便在这条道路上。
24道拐所处之地,古称鸦关,位于晴隆县莲城镇南郊1公里,盘旋于雄峻陡峭的晴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明清时代,此处是蜿蜒的古驿道。鸦关之雄险,名闻滇黔,明嘉靖年间,诗人周文化由此路过,留下了“烈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的诗句。
置身在群山之中,眺望雄关漫道,似一条蛟龙盘旋而上,腾空而去。耳畔仿佛又传来当年山谷里间叮叮当当的筑路声,军车马达的轰鸣声,敌机投弹的爆炸声……
1942年,日军切断了国际社会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滇缅公路,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即谋划从印度经过缅北重修一条到达中国的陆上运输线,连接滇缅公路,也延伸了滇缅公路。为了早日筑成这条生命线,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一面攻击日军,一面修路开道,出现了战争史上罕见的路修到哪里,仗就打到哪里的局势。美军少将刘易斯·皮克说:“这是美军自战争以来所尝试的最为艰苦的一项工程。”1943年11月,援华美军司令部为完成每月输送1.5万吨援华抗战物资需要,从盟军昆明战区办事处调来美军公路工程部队第1880工兵营负责改建、维修24道拐。这个工程的完美实施和保卫,是中美两国建筑专家的杰作,也是一首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战斗的史诗。
1944年9月11日,美军在靠近滇缅公路的山里安营扎寨。
1944年9月6日,史迪威与何应钦在重庆机场。
修筑24道拐时,晴隆县男女老少齐出动,能拉能驮的牲口也全部上阵。当年人口不足5万的晴隆县城,就有3800余人投身抗战,保家卫国。
1945年2月4日,蒋介石发表了广播讲话,将这条援助中国的国际通道称为“史迪威公路”。24道拐由此载入抗战史册。
可遗憾的是,几十年来,国内外中国抗战史专家,各种媒体人百般寻找,都不知道24拐究竟藏在哪个深山里。直至2002年才在一位日本老兵的提示下,在贵州晴隆找到了当地人人皆知的24道拐,成为了当年的新闻事件。
2006年,24道拐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已被开辟成景区,也是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纪念馆前,有一座美军士兵向中国民工借火点烟的青铜塑像,生动地表现了盟军携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当年美军记者的拍摄机位点,现在设了观景台,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拍到与美军记者拍的一模一样的照片。历史仿佛凝固在了这里。
中国民工与美国工兵塑像
美军士兵与中国民工借火点烟的青铜塑像的原型
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工兵才撤离晴隆。2013年为了揭开这条抗战生命线的神秘面纱,影视公司拍摄了30集电视连续剧《24道拐》,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拍摄基地复活了这里美军的工兵营、车站、加油站、高炮阵地和中国军队的后勤医院、指挥营等历史遗迹,建起了“史迪威小镇”。俯瞰绿树丛中,有了充满异域风情的美式乡村建筑,也有了咖啡屋、酒吧、吉他和小提琴。这里的宾馆,称为“大世界饭店”“国际饭店”“安乐酒家”“太平洋旅社”等,具有国际化的时尚,成了美丽的“东方卡萨布兰卡”,一派恬静祥和景象。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2974名晴隆县民众手持火炬,在黑夜中点亮了24道拐,火龙呈祥,让历史告诉未来,和平是每一个人心底永恒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