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讲故事>听故事>我的第一本书——故乡…>文章详情

我的第一本书——故乡雁荡杂忆之九
2019-03-21 09:19:10 作者:傅国涌 热度:4951℃ 收藏

 

我自小在雁荡山中,我的目光一次次地触摸那些刻在石头上的象形文字,许多人名、地名就是在白云般悠长的岁月中慢慢变得熟悉起来的,从大名鼎鼎的阮元、傅增湘、康有为、张元济这些人到并不知名的柯璜等人,每当在书中读到我在石头上读到过的人名,我便怦然心动,如遇故人。可以说,我的世界首先是从石头开始的。

但真正有意识地触目这些摩崖石刻,已是1983年的初冬。

我对这些石头包括墓碑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试图去理解石头背后的人和他们的时代。我记得那年我带了两支铅笔和几张白纸,找到了离我家不远的枫树岭下李孝光墓,把墓碑上的文字拓了下来。站立在元代文学史上的李孝光,是我早几年就从滕万林老师的考证文章中接触到的,直到此时才产生强烈的亲近之感。

灵岩景区镶嵌在龙鼻洞壁的那块篆书碑,也无数次吸引过我,上面记录了张元济、蒋维乔、傅增湘等人1916年的游踪。此时,商务印书馆正处于黄金时代,张元济、蒋维乔和傅增湘等联袂来游雁荡——

丙辰九月二十五日,蒋君冶招游雁荡,宿灵岩寺。翌日,观小龙湫,探天窗洞,登屏霞嶂,挹龙鼻水,摩崖题名。曼殊白,廷夔记,同游者,海盐张元济、武进蒋维乔、江安傅增湘。

篆书后面还有楷书小字:

乙亥夏偕贵阳邢端嵊邢震南

自黄山归迂道来游增湘记

相距十九年,傅增湘再游此地,补了这两行小字。

我读此碑,仿佛看见这些历史中人就在石头中向我说话。

还有灵岩寺大门口阮元的那块碑,每次见了,总要伫立良久,再读一遍。其实内容很简单,但那一手隶书让我心生欢喜:

嘉庆三年四月四日学使阮元偕客来游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1985年8月,作者(后右)与陈瑛(后左)、钱一黎摄于大龙湫。

我最早知道阮元其人就是从这块石头上。他曾任浙江学政,嘉庆三年也就是1798年返京任户部左侍郎,游雁荡大约就在返京之前,其时不过三十五岁。之后他回浙江任巡抚差不多十年。在西湖边创立的诂经精舍,影响深远,培养了包括章太炎在内的许多学者。

大龙湫的崖壁上、潭水边题刻甚多,由唐宋至明清、民国,跨越近千年,一直引发争议的“杜审言来”,到底是否杜甫的祖父,那块刻石就在这儿。“千尺珠玑”“矫若游龙”“天下飞来”“活泼泼地”……在众多的摩崖中,康有为手书的“白龙飞下”并不显眼,也显得俗气。康有为来时已是生命的暮年,失去了戊戌变法时代的那种豪气。 

在我少年时常去的燕尾瀑,崖壁上“燕尾瀑”三个大字出自黄岩柯璜之手,许多年后,我研究京师大学堂的历史,发现此人是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石头中藏着历史。难怪秦始皇喜欢在石头上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许多文人雅士也喜欢在名山的石头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臧克家那几句被我们少年时背得烂熟的诗,就是很好的证明。然而,我还是喜欢那些石头。

这些经过时间雕琢的刻石,不断地提醒我山中岁月从来不是孤悬于世的,至少自宋以来,雁荡山就是一座名山,循着这些线索,我可以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我成年之后关注中国近代史,许多名字我小时候早就在这些石头上看熟了。在我家的后门,东石梁洞门口的悬崖上刻着“石虹洞”三个大字,署名“临海屈映光”,屈映光是浙江辛亥革命的要角之一,他的故乡临海与雁荡相去不远,1924年、1927年曾两次进山。

我喜欢雁荡的石头,进而寻找雁荡山志、乐清县志等旧书,1983年冬天开始在练习本上抄了不少。不知道教我们历史的盛笃周老师怎么会听说此事。1985年春天,他突然来到我家,因我不在家,他留下纸条,约我去雁荡中学见面。原来乐清县教育局和雁荡山管理局、雁荡中学正在筹办雁荡山旅游学校,这是一所职业高中,在全县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因为没有教材,决定自己动手编写,《旅游历史》的任务落在了他身上,他找我一起来编,时间很紧,几个月就要成书、印出,下半年就要使用。

老照片官网内容图片展示

盛笃周先生

当时,盛笃周老师已年届六十,他是1923年生人,1949年加入民盟,长期在雁荡中学任教,我舅舅五十年代在此求学,他教他们语文。我大约在念初中时就读过他写的旧体诗,在1979年雁荡山管理局编印的《雁荡山诗选》中有他的三首诗词,两首绝句尤清新可诵。

《登中折瀑途中》:

云树沉沉一径幽,

桐花初落叶方稠。

枝头经雨呈新绿,

添得山间翠欲流。

《小龙湫深谷所见》:

深谷独盘桓,千岩蔚大观。

白云浮动处,卓笔写双鸾。

卓笔峰、双鸾峰都在小龙湫前。后来我还读到他的《重游石梁洞》,其中有句:“石梁不与人偕老,长伴僧岩亘古留。”我就是天天背靠石梁,面朝老僧岩长大的。它们却不与人偕老,从亘古到如今都没有改变。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