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美籍牧师薛培德在韩国传教期间,拍摄了上千张照片,生动地反映了韩国百姓生活的艰苦,以及在困顿中力争上游的精神。对照今日韩国的进步与繁荣,令人感触良深。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历时三年,战火遍及整个半岛,城市乡村均未能幸免。大战过后,只剩下倒塌的房屋、残破的家园,以及重新站起来的期盼。此时韩国年均国民所得仅67美元,与非洲加纳同为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无论政府运作、经济建设还是民生消费都需要仰赖国际援助。社会上贫穷景象四处可见,由于许多男子战死,大街上多是妇女和幼童,建筑残破,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韩国汉城(今首尔)市区破败的贫民窟
韩国汉城(今首尔)贫民窟里的一名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孩子。
贫民窟没有围墙,用简陋的铁丝网围住,母亲们常在铁丝网上晾晒衣服。
韩国汉城(今首尔)贫民窟的两个女孩正在玩跳板,这是朝鲜民族传统游戏。
女孩们虽然生活困苦,仍然以传统民俗为乐。
韩国汉城(今首尔)贫民窟里的居民
韩国汉城(今首尔)市区的一个角落。远端的洋楼在战火中被毁,仅剩残垣断壁。
虽战争已结束多年,但战争的痕迹依然可见。
贫民窟里的妇女打井水浣衣。
贫民窟里儿童成群。不仅韩国,战后婴儿潮在很多国家都出现过。
贫民窟里儿童成群。不仅韩国,战后婴儿潮在很多国家都出现过。
此时,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李润福用日记描述了他每天的生活琐事。由于生活无着,母亲和父亲吵架后出走,李润福每天放学后,必须出去卖口香糖、喂山羊、擦皮鞋、拿着罐子要饭,以养活生病的父亲和三个年幼的弟妹。他在谋生的过程中常被欺负,包括被年纪大的孩子抢走口香糖,遭成年乞丐殴打,以及到处被驱赶。然而,年少的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李润福渴望母爱、渴望幸福,他没有怪罪离家的母亲,也没有记恨社会的不公,而是努力地改善环境,勇敢地活着。日记里那些朴实的文字流露着人性的善良:“为了寻找失落的幸福,即使流泪,也要努力追寻;就算拿着乞食罐子的手在发抖,也要走下去,幸福一定在不远的地方。”“天空不停地飘着雨丝,离家的妈妈是否还想着我们呢?抬头望着雨水漏进屋里,饿肚子的我仍然需要坚强地活着。”“全世界的爸爸们啊,请不要喝酒!喝酒容易吵架,吵架容易争执流血,知道别人怎么说吗?‘那家伙爱喝酒,喝死了活该!’”
韩国汉城(今首尔)的基督教修士。韩国基督教信徒众多。
一位韩国老人摆地摊,贩卖传统农历册子。
新生的韩国幼儿,代表未来建设的希望。
一名汉城(今首尔)妇女高兴地抱着美国教会捐赠的衣物。
李润福的日记反映了韩国贫穷家庭儿童的真实世界,以及不怨不悔的励志精神,这在当时是具有普遍性的。在李润福的老师协助下,这本日记得以出版。没想到,书一面世立刻激起韩国社会强烈的共鸣,许多人被这个孩子善良的本性以及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打动。这本书很快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同样造成轰动。随后中文版在中国台湾发行,一时洛阳纸贵,成为学校指定的课外教材,中文的译名为《秋霜寸草心》。
今天的韩国已是世界第十五大经济体,在造船、钢铁、汽车、信息科技等领域均位居世界前列,韩国的体育和流行文化在国际上亦占有一席之地。这个国家的成就,早已突破有限的人口、资源和国土的困囿,韩国的影响力已充分被世界感受到。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韩国社会长年奋斗的结果。那种强韧的生命力,在半个世纪前那些不甘悲苦命运、决心追求幸福的贫弱孩童身上,就早已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