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最早一座全然按西方模式兴建起来的近代化名城。早在百余年前,即德国占据青岛之时,在西方人的语境中,TSINGDAO(青岛的旧式英文拼注)就是令人向往的“远东模范殖民地”。
在1897年11月14日德国人强行登陆之前,本地名曰“胶澳”,隶属莱州府即墨县。“澳”的本义即海边弯曲的泊船之地,“胶澳”即胶州湾的泊船处。胶澳口上有个青岛村,其名得之于近海中的那座青葱之屿,即小青岛。“澳”乃书面语,当地人则称村前的那片海为青岛口。
1891年暮春,大清国第一重臣,以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再兼会办海军事务大臣(即海军副司令)的李鸿章,在授命襄办海军事务的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巡视他所辖的北洋海防。自威海卫乘军舰抵达胶澳后,李鸿章亲睹了此地战略意义之重要,回京后立即与张曜联名上书朝廷,建议在胶澳设防。十余年前,他即派员前来胶澳视察。数年前,驻俄、德、荷、奥公使许景澄意外获知德国人对胶澳颇有兴趣,也曾上书朝廷,力陈胶州湾屯兵设防之必要。所以,这一次,光绪帝收到奏折后,三天即朱笔批复“照所请行”。于是,翌年6月,登莱青镇总兵官(简称登州总兵)章高元便率四营官兵由登州(蓬莱)进驻莱州所辖的胶澳,在青岛村至海岸之间的空地上兴建了他的总兵衙门,在团岛、青岛口等地兴建了四座兵营,以安置他带来的广武前军、广武中军、嵩武前军和嵩武中军。同时,他在距青岛口数公里之外的下杨家村设置了电报房,使胶澳与外界有了最快捷的联络通道。而且,因青岛口滩平水浅,不足以泊大船,他还下令在总兵衙门以西修筑了一座长长的木栈桥。有了这座栈桥,这个城市就有了一个名驰中外的地标。
因正二品大员衙门的设置和两千多名官兵的常驻,让青岛口迅速繁荣起来。民国初期的《胶澳志》上有明文记述:“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归有居民三四百户,大都以渔为业,今之天后宫、太平路一带,乃三十年前泊舟晒网之所。章高元驻兵后,渐成为小镇市矣。”
章氏乃淮军宿将,曾随本乡的福建巡抚刘铭传赴台湾与法军激战,因功晋为澎湖镇总兵,复任登州总兵。移总兵衙门于胶澳之后的第三年,即甲午年(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章氏奉旨率所部八营奔赴辽东半岛,在凤凰山阻击过日军的进攻。这样一个被朝廷授予“巴图鲁”(满语:勇士)的老将,却在胶澳任所遇上了天大的难题——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97年11月14日),昨天停泊在青岛口的四艘德国铁甲舰上,有几个海军校尉自栈桥登陆,前来拜访他,告知:因山东曹州发生虐杀德国传教士的惨案,所以德国远东舰队奉德皇钦命自上海赶来,请他率所部于四十八小时内撤离本地,否则将以敌军对待之。
章氏有所不知,早在上一年冬季,德国驻华公使海靖即向清廷交涉租借胶澳五十年事宜。清廷拒绝了德国人的要求。但是,因十几天前的“曹州教案”的发生,让一直等待时机占领胶澳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瞅准了机会,立即下令德国远东舰队强占胶澳。
面对突如其来的德国人,章军门一面电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李鸿章已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调离)和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曜已病逝于任所),一面亲赴德营与棣特利谈判。谈判未果时,他欲自裁殉国,却被部下和德人拦阻。万不得已,他只得率所部退出胶澳。尽管章的不战而退遭到了鲁抚李秉衡的弹劾,但却得到了朝廷的首肯。16日,北京覆电济南李秉衡,命其“镇静严扎,任其恫吓,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致衅自我开”。翌日,又电令章高元等:“非奉谕旨,不许妄动。”
转年3月,李鸿章与海靖即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赁条约》,大清国将胶澳及周边地区租借于德国,为期九十九年。
之后数年间,青岛口的总兵衙门,便成了德国人的远东保护地总督府。1899年10月12日,威廉二世皇帝下令,把“保护地”命名为“青岛”。从此,世间有了我青岛。
近日,在临淄刘云志先生处,亲睹了若干帧德占青岛初期的原版照片,且都是从未见诸报刊与网络的罕见写真。翻阅这些百多年前的老照片,史籍上的枯燥文字瞬间变为活生生的影像。笔者随手择出其中十四幅呈献于兹,期与读者朋友共赏之。
总兵官,为清国正二品武官,其地位仅低于一省之巡抚与提督,为镇守一方之军政大员。登莱青总兵,约相当于山东东部军区司令。1892年6月,章高元奉旨迁移胶澳,并于是年开始兴建其官署。岂料,仅过了五年,德国人即逐走章氏及清军,将总兵衙门变成了占领军司令部和青岛总督府,直到1906年新建的总督府大楼竣工后,此地才终结了青岛地区最高行政机构的使命。
图1 青岛最高军政官署——登州镇总兵衙门
从照片(图1)上看得出,这是一座全然中国官衙规格的建筑群。敞亮的南门外,有一座高大的照壁。照壁上,绘着麒麟一样的神兽“贪”。只是照壁之上,多了一个十字型的信号杆,上面垂着一面旗帜,那应该是德国人设立的航标之一吧。史料记载,德国登陆当天,即雇得中国人将相关的航标设施等立于岸上。
总兵衙门门前的马路,尚未铺设石头,但还算整洁。两个德国军官和一队士兵立在路边。一派宁静的气氛。远方的小山,即小鱼山。
德国人占领青岛以后,即按时价征用了青岛村及附近的土地,其原住民全部移居他处,家园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欧式的大小洋房。占领当局只在青岛口保留了两座中国建筑,即这座总兵衙门和其西边的天后宫。
值得记住的倒是这座官衙大门外的两棵不起眼的小树。从照片上,看不出那是两棵什么树。但关心青岛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是两棵银杏,至今还在,已经是参天大树。倒是马路对面的那些更大的树,早就没了踪影。
没了踪影的还有这座中国正二品大员的官衙。1959年,被老青岛人称作“老衙门”的这座青岛历史上最早的公用建筑,被彻底拆除,其原址上建起了一座苏联建筑风格的青岛市人民会堂。当下,会堂是青岛交响乐团的驻地。
今天的人们,如果有心,走到青岛前海的大学路和太平路路口时,抬眼看看会堂院内的东南角,就会看到有两棵粗壮的银杏树默然挺立。这两棵大树,成了青岛百年前最大的建筑物的最后的见证。
图2 地处青岛口的总兵衙门全景
摄影师从总兵衙门东南角的高处,大约是小鱼山南麓,即今金口路一带,拍下了地处青岛口的这组建筑群的全景(图2)。
这是一座青岛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建筑群,自南而北,从大门到大堂,从主院到跨院,房舍层层叠叠,显示了传统官署的规格与气派。因竣工只有数年,所以,大小建筑一体簇新。
远处的前海栈桥,清晰在目。
那时的沿海一线,只有一条土路。后来,殖民当局把它规划并修筑成了青岛最美的风光大道,初名威廉皇帝大街,即现在的太平路。
衙门以西和以北,丘陵起伏,一片荒芜。远处山坡上几个影影绰绰的东西,似是德国人从船上卸下的货垛。
近镜头处的山地上,尚有小块农田。看上去,冬小麦长势喜人。有农田在,既显示了本地原住民的半渔半耕的生活状态,又佐证了德国人占领胶澳伊始尚未实施原住民动迁工程。
彼时青岛,只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海滩而已。
图3 清军广武中营的营盘
广武中营(图3)为清军驻扎胶澳的四营之一,其营房位于总兵衙门西北,德国人占据胶澳后,一部德军进驻其间,后在此新筑了成群的德式建筑,并以其下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了该兵营。这个地方,就是今中国海洋大学老校区。
图4 得意洋洋的水兵在清军营门前合影
为了拍照这张合影(图4),水兵们拉上了一大两小中国人与他们同框。只是不知道他们让中间那位中国人端的牌子上写的什么字。
从三个中国人的衣装来看,早期青岛住民的日子过得并不差。透过高大的营门,能看得清院内整洁的营房。
图5 另一座清军的营门
营门外,两个德国人与一个中国人站在一起,让摄影师拍下了这张照片(图5)。
早期青岛移民中,有聪颖好学者,马上学会了德语,成了第一批翻译兼买办。后来成为青岛首富的莱州人刘子山,人称“刘半城”,就是那批人中的一个。
图6 营房内的德军官兵
这是某座营房内的场景(图6)。一群德军官兵,在院内的山炮前嬉笑着欲拍合影。显然,这是正式合影前的一次试拍,却真实再现了占领者的心态。因未发一枪而入主胶澳,所以,无论在场的三位中国人,还是反客为主进入此院的十几个德国人,表情都很轻松。
仅建好几年的房舍,确实很新。
本来德国占领当局是要拆除这座中国建筑的,因为这些信奉基督的“洋鬼子”根本不相信一个淹死在大海里的南方少女会在冥冥中保佑全中国的渔民的海上安全。不过,当地商民闻讯后,立即与德国当局进行了交涉,并做出适当的承诺,终使总督大人顺从了民意,妥善地保留了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历史建筑(图7)。
图7 青岛口的天后宫
天后本名林默娘,一个淹毙于海里的福建籍女子。在中国,凡有海的地方,必有天后宫。青岛的原住民,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从西南省份迁徙而来的移民。在黄海之滨,他们学着在海里讨生活,并繁衍生息下来,就不能不像南方人一样祭拜一位海上保护神。在德国人登陆之前,胶澳商民于同治年间两度重修过天后宫。
1902年,青岛的华商自建“中华商务公局”,其办公所即设在天后宫里。
照片上的天后宫,其原貌一直保持到约三十年前。笔者少年时,遇上破旧立新时代,天后宫成为青岛市南区文化馆的场所,直至20世纪90年代,文化馆才迁出。但之后的“修复”工程着实令人沮丧,竟然被“翻新”成了一个全然新貌的旅游景点!有心人如在青岛太平路上寻找照片上的这座天后宫,必定会失望,因为现在的天后宫,不再是黑瓦青砖的明代风格的地方小庙,而是一座用金琉璃瓦与红柱子堆砌起的仿古建筑。
照片里可见,天后宫周围散落了偌多的雕凿得大体一样的花岗岩石块。老青岛都知道,这些石头,不是用来改换天后宫建筑材料的,而是普通的铺路石“马牙石”。
得到青岛以后,德国人像经营自己的城市一样,为城区铺设了坚固耐用的石头路。
在改革开放时代之前,青岛老城区的路都是这样的石头路,只不过,经若干代人的磨蹭,马路上的每一块石头都已油光发亮。
现在老城区高地的天主教堂周边的那几条马牙石路,是近年重新铺设的。
比“马牙石”路更让人记住的是,是德国人精心设计与施工建设的青岛老城区的下水道。即便在百余年后的网络时代,“青岛下水道”也时不时地被各地的网民拎出来,当作神话一样,吊打一下本地的排水系统。老青岛称下水道与污水井口为“古力”,这是地道的德语Gully的音译。
前些年,街头电线杆上盛行小广告时,“投古力”的小招贴不比莆田系性病医疗广告少。外地人见此,肯定不知所云,但青岛人知道,这不过是一条疏通下水道的小广告而已。
图8 修“古力”现场
从照片(图8)上看,德国人修古力,真是下了大本钱。挖地不止三尺,砌石不止一层,雨水、污水分流,且污水要经过处理才能入海。
百年租期(九十九年),质量第一;不重表皮,只讲实际。难怪一个多世纪前,西方人都把美丽且整洁的青岛称作“东方的瑞士”。
因大规模开发建设整座城市,青岛急需大批劳工。于是,青岛原住民和附近地区的青壮年农民,便成了德国人辖下的第一代居民。
为了便于管理,德国殖民当局把青岛划定为欧人居住区与华人居住区。即便设置惩戒罪犯的监狱,也分为欧人监狱与华人监狱。
青岛所有的市政与军事工程,都是华人经手完成的。
老照片记下了他们的身影。
在海边,他们照旧造船、修船、补网,现在又多了为德国人摆渡和为德国船拉纤的新活计。
图9 海边的纤夫
图10 搬运克虏伯大炮的劳工
从码头到山头,每一尊克虏伯大炮都是他们搬运的(图10)。从海岬到要塞,每一座炮台都是他们营造的。从大街到小巷,每一幢造型奇特的洋楼都是他们一砖一瓦垒起的。
图11 在河边打水的妇女
他们的“家里的”(女主人),还像往常一样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从妇人打水的照片(图11)上可以推测出,当时的青岛年轻一代的女人们,受德国人的影响,已经不再把脚缠成三寸金莲般的袖珍,而是丢掉了裹脚布,能够像男人一样正常行走,甚至能挑水而行了。老青岛把缠过又放开脚的女人,称作“小大脚(读jue)”。
图12 洗海澡的孩子
他们家的“小骚”(男孩子),一时还改不掉光着腚到海里洗澡的习惯——老青岛一直把到海里游泳说成“洗海澡”(图12)。
图13 工地一侧的剃头挑子
从穿戴上看(图13),早期青岛人,日子过得蛮不错。要不然,青岛怎么会从德占之初的8.2万多人剧增为1914年撤离时的15万人?
图14 全然欧化的青岛
几年之后,渔村外的青岛口就成了这个模样,一座完全欧化的城市(图14)。
正因为有如此之多的异域风貌的历史遗存,建置只有百余年的青岛,才有资格跻身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图片由云志艺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