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0月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中共中央邀请了九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团前来北京参加庆典。云志艺术馆收藏的这本相册,其原主人是民主德国(东德)代表团的某位成员。
这本相册里还保存着几件难得一见的实物,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筹备委员会”的大红请柬,请此人于10月1日上午10时“光临”天安门参加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再如国庆观礼台上的绿缎胸条,上面标明其座位在“左台,第贰陆捌叁号”;还有时任军委通信部部长兼国家电信工业局局长的王诤招其于“公历九月廿五日(星期六)下午五点半钟”到“西长安街全聚德饭庄”的请柬(图1)。虽无从知晓相册主人的姓名与官职,但看这几件实物,即可窥知此人与新中国的某种特殊关系。
图1 请柬
1954年的德国共产党,亦即1946年以后的德国统一社会党。在1990年10月东德并入西德(联邦德国)之前,统一社会党是社会主义德国的唯一执政党。
东德和我国一样,都是1949年10月才建立的新国家,而且是在废墟上重建的国家。但是,东德建国仅四年,每个出访者就有一部照相机了(图2),而且,相册的主人还拥有一部mini型相机,可见同属社会主义国家,东德的物质文明已经远超兄弟国家。
图2 在北京颐和园,相册的主人(左一后立者)与本代表团的人合影留念。
难能可贵的是,在华访问期间,相册的主人还用他的袖珍相机,无所顾忌地在旅游景点和大街上随手拍照,把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的真实风貌定格在了胶片上。从专业角度看,他的照片说不上有多考究,而且洗印和保存得也不够好。但是,从记录真相、保存历史的意义上翻阅这些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共和国初期京沪市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这里展示的是北京的部分照片。
位于长安街和王府大街交叉口的北京饭店,当年是中国最高档的宾馆。1952年,为了迎接两年后的国庆五周年大庆,接待空前之众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的贵宾,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审定了北京饭店的扩建工程。1954年上半年,北京饭店扩建工程竣工。金秋,前来参加共和国五周年庆典的各国来宾,就住进了焕然一新的北京饭店(图3)。
图3 远望焕然一新的北京饭店
那时的长安街,还跑着民国时期的有轨电车。北京饭店前,有个车站。饭店前的长安街上,骑行者众,步行者稀,行驶中的汽车只有远处的一辆。骑行者又分骑自行车者与蹬三轮车者。看骑自行车的男子和坐三轮车的女子的穿戴,个个都像是“公家人”。唯一的步行者是个军人。
那时的交通信号灯,就立在马路边上,而且,三色灯下还有两个警铃,一个是人拽的吊钟,一个是电控的警铃。那会儿的交警,既要根据车辆的方向手按电钮以决定红、黄、绿灯的变化,又要敲钟或按铃提醒行人注意车辆。城市里行人看信号过路口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儿。从前,只有驾驶员才按信号灯行止。好在那会儿车很少。
照片上的这些人,现在若仍在世,都已是耄耋长者矣。他们当年能想到六十多年后的长安街,会被汽车堵成什么样吗?
图4 北京饭店主楼正门前的人们
行人走到北京饭店主楼正门前,可以随时驻足围观,等着看贵宾们的出现(图4)。对照近日报纸的报道和图片,他们或会看到几个熟悉的面孔。彼时虽然从“旧社会”走进“新社会”仅五年,但社会稳定状况可窥一斑。
从这些人的衣着看,他们多是上班一族,而非无业的胡同串子。
图5 天安门前
初抵北京的外人,哪有不先看天安门的?(图5)这位摄影者和他的同志们当然不能例外。从他们下榻的北京饭店,到新中国的政治中心天安门和中南海,步行只需十几分钟。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天安门成了新中国最具政治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注意到了吗?天安门城楼正门之上,只悬着国徽,没有毛泽东的画像。而且,城楼上的红柱之间,也没有垂着灯笼。看来,拍摄者来天安门拍照的这一天,是9月下旬的某个日子,当时,节庆的布置还没启动。
图6 正在打夯的男子
在某个景区里,他们遇上了一个劳动的场面,一群男子正在打夯。画面上那么多的古树表明,这里曾是北京城里的某个皇家禁苑。(图6)
图7 三个僧尼
三个僧尼走过镜头前。至于其中的两位以扇遮面,是遮挡阳光,还是在遮挡外国人的镜头,不好说。(图7)
图8 青年团员的合影
显然,这是拍摄者在街头抓拍的一张青年团员们合影前的瞬间(图8)。
前排已经就地坐好的和立着的女子们,大都笑逐颜开。她们都剪着时尚的齐耳短发,身穿制服,上衣口袋都别着钢笔,显示出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
看到了吗?有个正对镜头的女子,即上装翻出白领的那位,她穿的就是时尚的“列宁服”。该款女装是“一边倒”的新中国城市女性最心仪的时装,说是革命导师列宁生前经常穿的一种双排扣并带腰带的西式上衣。到了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迅速冷却,“列宁服”也不再有人穿。
此人的身边,是一位烫着头发、穿着旗袍的少妇,她的神情与装束与其他人并不相融,倒是颇有民国范儿。这让人想起傅作义将军的女儿傅冬菊等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以后,她们融入了体制内,但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后排是举着团旗并立的男青年们。
看这张照片,难免想起小说家王蒙写于同时期的成名作《青春万岁》。
看得出,相册的主人非常喜欢孩子,不然,他的相册里不会有那么多少年儿童的照片。
图9 正在表演的孩子
这似是在一个被安排参观的幼儿园拍摄的照片(图9)。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在为外宾表演舞蹈。
看幼儿园的楼舍、凉亭、草坪,再看孩子们和阿姨的装束,你就会知道,这是一所高等级的幼儿园。
出现在他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们,现在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矣!
图10 保育员和孩子们
这应该是拍摄者路遇的一队幼儿园的孩子(图10)。这家幼儿园,无论保育员还是孩子,都是统一着装,而且,保育员居然还穿着皮鞋!要知道,六十多年前,大部分人穿不起皮鞋。
图12 两个儿童
竹制小推车里的男孩儿要喝牛奶,坐在门口的女童则口含冰糕。这位大姐姐,和两个幼童的年龄差得太大,似是带孩子的保姆。看这家门口的标识,可知这或是鞋店老板的两个孩子。(图12)
姐姐的发式,正是中国少女几十年不变的标准发式,即中分或斜分,两边各梳一条长辫。中国少女的长辫子,一直要保持到结婚,才可以剪掉并盘发或烫发。直到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后,少女们才让自己的发型与服装多样起来。
图13 男童
图14 女童
男童(图13)与女童(图14),从穿戴与所在地看,应该是老北京城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瞅着长相奇怪的外宾,面对瞄向自己的照相机,他与她都有些羞涩地笑了。
让半个多世纪后的笔者颇感意外的是,镜头里的中国儿童,无论是在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居家“散养”的孩童,个个都是衣着整洁、营养良好的样子。
图15 前门大街
观察北京,不能不去逛大街,尤其是前门(图15)。那儿,才是老北京人气最旺的商业街。而且,逛北京,还不能不去串胡同,胡同才是体察古都民情的最佳地点。
好在北京饭店身后就有最地道的北京胡同。一条条胡同次第排列,除了有几座紧闭不开的“广亮大门”乃旧时富豪与今时政要的住宅,其余的那些“如意门”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百姓。
相册的主人前前后后转了大街转胡同,拍了很多市井影像。从北京饭店,到东单大街,拐弯就是。去前门大街,也方便得很,出门南行,不到两公里的路,步行的话,溜溜达达,半个钟头足够。
1954年9月刚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写上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亦即“三大改造”——用十五年的时间,把农业国改造成工业国;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镜头里的前门大街,确实要用“繁荣昌盛”来形容。
街上有公交车,也有载了客的三轮车,但都很难前行,因为街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行人。
图16 前门街景之一
近景处,这位刚买了新暖水瓶要回家,那位白胡子老爷子则拉住报贩在选买报纸。(图16)
图17 前门街景之二
国庆节前,新中国首都商业街的人气,旺得能让老外蒙圈儿吧?招幌栉比鳞次,顾客摩肩接踵。各色人中,多是穿中山装的“公家人”,也有佩戴胸章的军人,当时,军人的白布胸章上印着两行黑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图17)
图18 前门街景之三
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形色色的商店。“公私合营”之前的沿街商店,大都由私人居家经营。(图18)
图19 前门街景之四
图20 前门街景之五
大街上有看不完的光景(图19、图20)。
图21 疾驰的三轮车
三轮车即当时的出租车,有高低档之分。高档的是三轮自行车,座垫和靠背是皮革包裹的软席,座席之上有可收放的遮阳(雨)篷(图21)。低档的是人力车,是硬板座垫和背靠,而且,轮子是铁轮外裹一层胶皮,可想而知,坐在上面,并不舒服。
图22 人力车
两轮的人力车,旧称洋车或东洋车,因系清末从日本传入而得名。(图22)老舍的名篇《骆驼祥子》,写的就是一个叫祥子的北平两轮人力车伕的苦难人生。三轮车普及以后,两轮车逐渐退出城市街头。但相册的主人告诉我们:至少在1954年下半年,两轮的人力车还在京城的街头运营着。
图23 骡马车之一
图24 骡马车之二
北京城里的民间运输工具,分为牲畜拉的牲口车和人拉的地排车。牲口,是汉语对被驯化并役使的骡、马、驴、牛的统称。不过,人们习惯上把在城市役使的家畜拉的车,都叫成马车。这是因为有的车伕为了提高车的动力,常以骡、马、驴混搭。图23即是骡与驴搭配的马车(图24)。
牲口车也分高低档。好的马车,是胶皮充气轮,通常配备一至两匹,有时甚至是三匹牲口。低档的马车,则是木轮+铁箍的旧式马车,配备的是一头马力较小的驴。
车把式行走于闹市的神态,也因自家车的档次而表现出来。
图25 运粪便的驴车
在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时代,居民的粪便都是靠专业的淘粪工和运粪驴车上门处理的。(图25)
图26 地排车
北京城里,比雇用牲口车更省钱的运输工具是人拉的地排车。地排车,因其车身有一排木楞而得名,俗称大车。从这张照片(图26)可以窥知,无论大街上还是胡同里,人拉大车都是一道风景,不过,这是一道让人感到辛酸的风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六十多年前,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拖拉着如此沉重的货物跋涉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图27 街头吃饭
中国人的吃,也让德国人大感兴趣。相册里,就保存着不少与吃有关的照片。一帮北京爷们儿在街头吃饭,大锅里也许就是让外人看得目瞪口呆的卤煮火烧吧?(图27)
图28 肉饼铺和鞋匠
这个鞋匠身后,就是一家肉饼铺。肉饼是北京人爱吃的主荤合一的食物。(图28)
图29 糖炒栗子
在粮食短缺的时代,糖炒栗子一直是城里人补充体能的重要辅食。(图29)
相册的主人,还拍摄了许多北京市民的生活场面。
图30 街头剃头
街头剃头,是城市最常见的风景。比之门外旋转着两个螺旋形上升的红蓝色带的理发店,收费很少的剃头摊儿更受市民的青睐。彼时的剃头匠,不仅会剃头和刮脸,而且还会按摩脑袋和肩膀,堪称一专多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图30)
图31 铁匠
那时候,每个城市人家过日子,都离不开铁匠的帮衬:磨剪刀、抢菜刀、做烟筒、锻打火钩子和煤铲子,哪样儿离得开铁匠?至于沿街游走的铁匠的那一声“磨剪子来——抢菜刀——”的揽活儿叫喊声,更是城市街头交响曲中最嘹亮的一支短曲。(图31)
图32 街头小贩
图33 闲坐的大爷们
推着小车卖货的小商贩(图32)和黄昏中闲坐在大街上的京城老爷们儿(图33),都勾画出老北京的种种京味。
图34 进城的农民
从穿戴上看,这是一位进城的河北省的农民(图34)。在还没有严格户口管理的时代,农民进城生活与定居是寻常之事。
相册里的北京照片还有很多,笔者只能选出部分照片予以诠释。
德共代表团离开北京之后,去了上海。不过,那是另一种风景和另一个题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