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照片网站!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全部资讯>图文选萃>旧事重温>难忘的西藏平叛>文章详情

难忘的西藏平叛
2022-01-07 15:01:13 作者:杨廷华 热度:3824℃ 收藏

图1 1958年,张文斌(二排左三)与所在骑兵排全体战友合影。

 

一幅老照片

因为我喜欢写一些老照片的故事,2019年春节期间,朋友从微信上发来他岳父从军时的一幅老照片(图1)。六十一年过去了,老照片依然清晰完好。照片是二十九位解放军指战员的合影,上面的毛笔字刚劲老到,把时间和地点交代得十分清楚:“一九五八年元月于小把拉盖骑士永久留念”。

上网搜索得知,小把拉盖是一个村子的名字,归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管辖。从画面上看,前排的战士都穿着马靴,结合照片题款中的“骑士”二字,我推断他们应该是骑兵。

老照片的主人叫张文斌,我在四十多年前就认识他了,那时候他作为工作队副队长,进驻我当年工作的达旗饮食服务公司七八个月,他与人为善,温和厚道,我们都尊称他为“老张”,只是一直不知道他还当过兵。老张在电话中告诉我,他们是一个骑兵排,属于“骑五师”。

资料介绍,在解放战争的战火硝烟中,有一支以蒙古族战士为主的骑兵部队驰骋在内蒙古千里草原,铁骑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这支英雄的部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五师。

不过老张是汉族,他还在电话中告诉我,照片上的这些战友都参加过西藏平叛。

 

一次惊心动魄的平叛经历

西藏于1951年10月和平解放,但西藏地方上层集团,坚持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度的顽固立场,公然撕毁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958年至1959年3月间,他们散布谣言,制造事端,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向中央人民政府驻拉萨代表机构和当地驻军发起攻击,开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大规模武装叛乱。

为平息叛乱,张文斌所在的骑兵部队受命奔赴青藏高原,他们先后驻扎在青海省的玉树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

在老张家不大的客厅中,八十三岁的他为我动情地讲述了六十年前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话题还是从照片开始的,我问老张,在青藏高原有没有照过相。他苦笑了一声说:“哪有条件照相?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青藏高原上地广人稀,我们的骑兵队伍在追击叛匪过程中,有时一口气就能跑出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离开驻地一二百公里也是常事,给养也就跟不上了。运气好的时候能打个野马或者岩羊,没有油盐调料,清水煮煮就是一顿饭。”

“记得有一次午饭时分,炊事员把仅剩的几斤青稞熬了一大锅稀饭,正要开饭,上级传来了‘发现叛匪,火速出击’的命令,战士们看着即将到口的午饭,都有点不舍。然而,军令如山,岂能延误。连长急了,一脚把稀饭锅踢了个底朝天。饥肠辘辘的战士们,跃上马背急驰而去。

“后来,连队离驻地越来越远,很多地方人迹罕至,就只能靠空投食品维持了。”

图2 1960年左右,张文斌的证件照。

 

图3 1961年左右,张文斌(左)与战友合影。

 

老张说:“六十多年过去了,前些年我还得过一次脑梗,很多事情都已淡忘,但参加西藏平叛中的很多场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一次我和另一个战友奉命侦察,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五个藏族人,他们中有一男一女两个老者,一个中年妇女,还有两个小孩儿。由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我们只好把他们带回连队。一到连队,一直为我们当翻译的藏族区长一个箭步冲了过来,二话没说,就和这五个人拥抱在了一起,六个人号啕大哭,哭声让周围的骑士们无不动容。

“几分钟之后,这位藏族区长才含着泪向我们诉说了事情的原委。他因为担任了平叛部队的翻译,被叛匪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掉而后快。可这位区长一直和平叛部队在一起,叛匪始终无法下手,于是他们就把区长的一家老小抓来做人质,逼迫区长就范。在几天前的一次平叛部队的追击中,叛匪们急于逃窜,才把人质遗弃在山洞里了。”

接下来老张为我讲述了他最难忘的一次战斗,他们这个连奉命攻占被叛匪占领的一个山头。老张和战友刘占海(伊金霍洛旗人)并肩前进,形影不离,冲到半山腰后,气喘吁吁的他俩趴下休息了片刻,刘占海刚一站起来就被叛匪的子弹穿胸而过。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老张怒火中烧,他一边用冲锋枪还击,一边迅速抢占了半山坡上的一个平台,就在他打完子弹换弹夹的过程中,一个叛匪举着二尺多长的砍刀冲了过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急中生智,一手举枪架住了叛匪的砍刀,另一手继续换弹夹,弹夹上好后他迅速后退,扣动扳机击毙了叛匪。最终这股叛匪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落荒而逃,他和战友们占领了高地。在这次战斗中,有六位战友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战斗结束后,大家才发现,在他的冲锋枪上留下了好几道深深的砍痕。

 

一段终生难忘的战友情

凝视着那幅六十多年前和战友们在一起的老照片,老张动情地说:“我的这条命其实是战友们给的,没有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也许早就不在人世了,更别说能活到八十多岁了。”

图4 1992年,张文斌(前左一)与造纸厂同事合影。

 

“在唐古拉山一次抢占高地的过程中,我背着一支轻机枪(据说有十七斤重)和几百发子弹,和两个战友率先冲了上去,控制了山顶,几十个叛匪望风而逃。要是让叛匪先控制了山头,我们几个可能也就没命了。唐古拉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称‘当拉山’,蒙古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海拔五六千米,内地人在这里负重冲顶,多数人身体难以承受。这次战斗结束后,我的呼吸困难,经常喘不上气来。

“得知我患上了高原病,从连排领导到全体战友对我十分关心,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每个人半夜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我所在的帐篷,掩被添水,嘘寒问暖。为了让我的身体尽快恢复,组织上安排我离开了青藏高原,转到了内蒙古军区八一农场任连指导员,后又调到军区机要室。再后来我转业回到了家乡,先后在人民银行、城关镇武装部、旗知青办、造纸厂等单位工作,1992年退休。离开部队好几年后,我的连长还惦记着那个当年二十二岁、率先冲上山顶的小张,曾专程来到达拉特旗看望过我。”

采访结束时,老张还在仔细辨认着老照片上的每一个面容,回想着他们的名字,他说,这些战友如今大多已不在了,但青藏高原上的战友情却让我终生难忘。

上一篇
友情链接 来稿请寄:山东省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编辑部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098460(编辑部) 82098042(发行部)
电子邮箱:laozhaopian1996@163.com 邮购办法:请汇书款至上述地址,并注明所购书目。邮发代号:24-177
Copyright©2009 www.lzp1996.com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023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