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笔者在成都市二仙庵古玩市场地摊上,偶然发现一大本旧相册,这是华西协合大学蓝天鹤先生的私人相册,里面珍藏老照片一百多幅。其中,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生学生时代的照片,有40年代先生在美国留学工作时的照片,有先生回华大教学时的照片,也有五六十年代等时期的照片;这里面既有他家人、子女、亲朋,也有他的学生送给他的照片。笔者看着它们常常陷入沉思:它们怎么会流入地摊?“文革”中被抄家?人去后散出?这些泛黄的老照片,看上去遥远却永恒,虽淹没于百年沧桑的岁月里却历久弥新,想必会深深藏在故人的心底。仔细端详这些老照片,仿佛时光穿越,笔者看到了蓝先生学习生活、科研工作的一生。
可惜笔者并不了解蓝先生的生平事迹,压在箱底一晃就是二十余年。其间虽说打听过蓝先生的情况,访问过他的学生——两位华西协合大学的学生。当时她们都是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了,讲起蓝先生的故事,眼中还充满了兴奋的光芒,她们告诉笔者:蓝天鹤先生是我国生物化学界的先驱者之一,抗战时期曾在美国参加了第一颗原子弹辐射的研究。“蓝先生没有亲生的子女,可能与他在美国研究核辐射有关,他后来抱养了两个孩子。”她们还回忆起40年代在华西坝,蓝先生总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华西协合大学还有一个留洋的郑元瑛教授,上课时打着红色的领带,穿着时髦的高跟鞋,丰采照人。她与蓝先生很早就认识了,也是同乡,关系密切。后来,蓝先生发妻去世后,两人终结秦晋之好,相处和睦,耄耋之年,家庭其乐融融,云云。
图1 蓝天鹤高中毕业时
但是,笔者仍然没有动笔。后来,机缘巧合,与四川大学校史办的雷文景兄、《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原编辑王跃先生常在一块喝茶,也常常聊起蓝先生的故事。文景兄正在为华西校友会工作,华西坝资料收集得非常丰富,笔者将相册给他看了,他说:“太珍贵了!要好好保存。”笔者想:还是要写点什么吧!这些照片归笔者汉籍文献库所藏,绝非偶然,冥冥之中,或许是蓝先生在天之灵所托吧!
笔者素来喜欢收集蜀中乡邦文献,自清末到民国再到1949年以后的文献、档案、史料,凡在肆中所见,片纸只字,无不庋藏收汇;又常常与蜀中长者长年茶聚聊天,所获心得,珠集寸累,亦蔚为可观,今以拙笔试着写出其中故事,抛砖引玉,还望知情者多多指正。
笔者在收集蓝天鹤先生资料时,发现一个非常特别之处:蓝先生的成长与他的教育背景息息相关,与他出生在荣县这一地方息息相关。荣县本是川南一个偏僻小县,但是清末西方传教士来到这里,修教堂、建医院、办学堂,以宽容、善良、悲悯和博爱之心传播知识,传播文明,润物细无声,静静地影响着这片贫瘠土地以及土地上善良而淳朴的荣县人。
图2 20世纪40年代,蓝天鹤与夫人张玉钿及两个孩子合影。
另外,清末荣县出了一名翰林即赵熙(尧生)先生,他做过清末的御史,是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办过学校,编修过《荣县志》,对荣县士子影响甚大。清末民国时期,荣县许多名人,都是他的门生,包括龙鸣剑、吴玉章等。
还应该看到,荣县的年轻学子亦得益于清末民初孙中山、吴玉章等进步思想的熏陶以及近代中西文明的剧烈碰撞,亦受到基督教大爱虔诚精神的影响,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现代知识才能改变自己命运,因为“一个受高等教育的人是一支燃烧的蜡烛,别的人就会跟着他的光走”。
1911年9月25日荣县首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当时不到二十万人的小县荣县,就有五所初级中学,很多学生读完初中后到成都、重庆报考更高一级的学校,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报考了加拿大基督教会英美会办的高中和职业学校,如成都的华西协合高中、仁济护士学校等,毕业后又推荐荣县学弟、学妹报考,因而就读华西协合中等学校的荣县学子较多。而这些荣县的学子高中毕业后,又大都报考华西协合大学的文、理、医、牙等学院。据不完全统计,荣县籍学生在华西协合大学毕业或工作的有周士怡(1935年文学院毕业)、郑元瑛(1932年理学院毕业)、蓝锦祥(1939年药学系毕业)、蓝凤祥(1938年医学院毕业)、蓝天鹤、蓝建玲、蓝驸祥(任职教务处),等等。
图3 1949年5月31日,“华大哲史系三五级毕业摄影”。前排左七为蓝天鹤、左八为方叔轩校长、右五蒙文通、右六罗忠恕。蓝先生给该级毕业生题词写道:“我们研究学问,不但要有科学的精神,还要有崇高的修养,不要以你目前所学所得而满足,因为学问是无止境的。”
图4 蓝天鹤先生与夫人张玉钿教授中年时期合影。
据《四川基督教》记载,在中国内地传教的有五个差会:美以美会(卫理会)、浸礼会、公谊会、圣公会、英美会又称中华基督教会。光绪二十年(1894),荣县最早就纳入加拿大中华基督教会的教区。从1879年至1881年,英美会美国传教士李梦到成都传教之后,又在乐山、仁寿、自贡、重庆、泸州、忠县、涪陵、荣县等地建立了十个教会区。据《荣县志》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西人修教堂,逼文庙,群士争之,乃改定清富山”。
光绪三十四年(1908),教会创办了荣县私立华英小学堂,这正是蓝天鹤先生读书的学校。1913年,英美会又在荣县城北清富山教堂附近建造了荣县福音医院,后改名荣县仁济医院(成都市二医院过去也叫仁济医院,为加拿大人启尔德创办),这是荣县当时唯一的西医医院。
图5 20世纪40年代末,蓝天鹤任华西协合大学教授、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时与同事在华大校园合影。前排左三为蓝天鹤。
图6 荣县仁济医院。摄于1914年。1913年加拿大人康德昭在清富山北麓亲自督工修建医院,1914年完工,整个医院均为玻璃窗和白色墙壁,房屋外观为青砖墨瓦,红色柱子非常醒目,约一百间、六十余张病床,可算是当年荣县最宏伟的建筑。
蓝天鹤,字瑞祥,号见东,1903年9月1日生于四川荣县。他在私立华英小学和初中毕业后,到成都华西协合中学读高中,1926年毕业。后考入山东齐鲁大学,1929年转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0年毕业后受聘华西协合大学,1933年入北平协和医学院读研究生。1934年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教授指导下,从事营养学研究。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等迁至华西坝,四川高等教育进入繁荣时期,各种思想之碰撞,各种学术之交流,各种文化讲座,应接不暇,华西协合大学请来国内外知名学者讲演,还开专题辩论会,礼堂坐满听众,报社亦到会采访,可谓盛况空前。
1940年,华西协合大学启真道院长争取到美国洛克菲勒奖学金,送蓝天鹤、白英才、杨嘉良等一批俊才出国深造。启真道是启尔德与启希贤的长子。白英才1945年回国后,任华大医学系主任,1946—1950年任华西医院院长;杨嘉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蓝天鹤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学习生物化学,194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罗彻斯特大学生物化学系副教授、教授,在肿瘤细胞核及铀的生物化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蓝天鹤在美国参加原子能研究,担任美国曼哈顿原子能计划工程医学部高级生化专家组副主任,成为国际肿瘤研究基金委员会研究员、美国纽约州科学院会员。他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科学杂志》《肿瘤研究杂志》发表了许多论文,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
图7 20世纪40年代中期,蓝天鹤在美国一湖边留影。他在照片后面写道:“这不是老太爷的风度,仍然是一个老中学毕业生的样子!”
1946年底蓝天鹤回国后,在华西协合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化学研究所并任所长。《中兴日报》民国三十七年(1948)八月十一日以“研究原子能——华大设生物化学实验室已着手研究辐射等部门”为题报道。
本报成都二十七日发专电:华西大学医学院教授蓝见东博士,前在美国参加原子弹试验工作将四年。蓝氏去岁返华后,即主持该校生物化学系,并随身携回大量最新实验仪器,筹设该生物化学实验室一所,现已装备完竣,邀请本市各界参观。据蓝氏谈:“今后科学日益发展,将进入原子能世界,斯时之国际地位如何,即视其国家科学之进度如何而决定,中国欲求跻于世界强国之林,实应从科学研究着手,此即该实验室创设之主旨,望从此而得到中国全体科学家之协助,进而集中精力,致力于原子能之深究,以达成中国之国防化学理论。”该室主要研究对象为辐射化学,辐射生物化学,组织化学,毒瘤生物化学,食物分析,病理食物及营养化学等部门。现已开始研究者有毒瘤生物化学等。待滞留在沪之仪器运到后,即着手于辐射等部门。该室现有教授五名,皆大学化学系毕业。在商得教育部及卫生署同意后,若经济充裕,能多增设仪器,拟于暑期招收研究生二十名。
1948年,蓝天鹤教授主持下之生物化学研究所在教育部正式准于立案。
成都《新新新闻》报民国三十七年(1948)八月二十日报道:
(又讯)蓝天鹤教授主持下之生物化学研究所,顷已获教育部正式复文准于立案,其研究部门系分生理化学,病理化学及食物化学三部。其中关于毒□疗治,辐射生理设有专题研究。其仪器设备系蓝氏自美国返国时,美方及加拿大所捐助,有每分钟旋转一万次之高速离心机,及测量千分一之精微大平克氏电瓦色仪器,剑桥型陵度测量器等价值约二万余美金。其中多种尤为举国所无,至于维持该所之经费除原有外其余皆蓝氏于英讲学时所得。
图8 20世纪40年代,蓝天鹤先生(左)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时与华西协合大学牙科宋儒耀先生合影。
图9 20世纪40年代,蓝天鹤任华西协合大学教授、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时与华大生化研究所成员和学生在启德堂合影。二排右一为蓝天鹤。
蓝天鹤担任华大募集委员会总干事期间,共募集基金法币三十亿元,他与华大校产部苏维廉先生出席高利民先生捐赠祖产三百零二亩给华西大学的接受仪式,傅葆琛、杨佑之、蓝天鹤等教授祝词。后经蓝先生努力,华大生物化学研究所成立。
1948年,蓝天鹤担任华大教务长兼学校三青团总干事。
1949年解放军入成都前,蓝天鹤应聘去国外工作,并已得到出国的飞机票,但蓝先生不愿离开他的华大,他的生化研究所。于是他毅然改变主意,决定留校继续任教。
1950年,当时二野十八军许多进藏官兵在途中患上多种高山疾病和坏血病,贺龙指示西南军区后勤卫生部钱信忠负责解决,钱找到蓝天鹤和他的助手徐仲吕,他们组成调查组做了大量的研究调查工作,在道孚一带发现了一种野生植物名为醋柳的黄色果实,采回去研究,发现其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对预防和治疗坏血病有特殊的作用。回来后,西南军区后勤卫生部特别为蓝教授他们发了一份表彰信,感谢西康卫生工作研究组全体同志,以表彰他们为部队进藏做出的贡献,并赠发纪念章一枚,以示纪念。
图10 蓝天鹤在华大生化研究所实验室。
图11 20世纪40年代末,蓝天鹤任华西协合大学教授、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时与同事在华大校园合影。前排右二是蓝天鹤。
此外,蓝天鹤对黄连、鸦胆子等中药的结晶分析,对黄豆、鸡蛋及肉类蛋白生理价值的研究,均获成果。蓝天鹤著有《毒气检验法》,撰有《鸦胆子晶体提取》《维生素C与结核》《肿瘤细胞粒系统研究》等论文。
1952年院系调整后,华西协合大学不再是综合大学,转变成为一所多专业的高等医药院校。
1953年10月6日,中央卫生部决定将华西大学更名四川医学院。1954年后,蓝天鹤历任四川医学院教授、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继续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同时期加入民主党派九三学社。1957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四川医学院从5月开始,全校动员大鸣大放,一周后大字报铺天盖地,学院曾一度停课整风。
在四川医学院“反右”斗争中,一大批教授学生被错划为“右派”,蓝天鹤因有“历史问题”又有“错误言论”,受到严厉的批判和处理并下放劳动。当时他依然保持着科学家的思维和立场,坚持“教授治校”理念。在大学是“党员干部治校”还是“教授治校”的讨论中,他提出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理念,既保证了党的领导,又发挥知识分子在治校中的科学和学术作用。不久被划定为“右派”“历史反革命”。
“文革”中,蓝天鹤先生被戴上“特务”“历史反革命”等帽子,被作为“双料货”对待。据蓝天鹤孙女娟娟回忆:“抄家大概有三次,第一、二次我都在场。因为抄家,爷爷奶奶担心我害怕而因此受影响(那时七岁多),就把我送到成都的亲戚家暂住,后因为亲戚家也被抄家,无法暂住了,连夜送回光明路老八号,结果进门正赶上抄家,爷爷奶奶就对妈妈说:你能把她送到哪里就送到哪里吧!这样我被送到三台县农村的亲戚家暂住了三个多月。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图12 蓝天鹤任华西协合大学教授、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时,与同事在华西大学化学楼(苏道璞纪念堂)前合影。前排左起依次为:蓝天鹤、郑集、彭荣华。
图13 蓝天鹤在校园参加劳动。
1978年,蓝天鹤先生得以平反,恢复工作。
1985年,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举行茶话会,庆祝生物化学教授蓝天鹤执教五十五周年及八十寿辰。1986年,蓝天鹤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蓝天鹤同志被组织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据王跃先生回忆:“20世纪80年代,我经常看到蓝天鹤先生拄着拐杖,战战兢兢到光明路茶铺去喝茶,他最爱吃的是奶油蛋糕,我劝他少吃点,对老年人身体不好。”雷文景兄接过话题继续说道:“蓝天鹤先生50年代住在华西附二院后面英明路(后来叫校西路)的一栋教授院里,他家后院围墙外隔着一条小河就是公行道,公行道5号住着耀华餐厅的赵志诚总经理,蓝夫人常常将一根长竹竿伸过去,上面系着钱,喊道:‘赵老板,下班帮我带点蛋糕回来。’赵经理下班回来后,就在河对面喊道:‘蓝夫人,接着,蛋糕来了。’于是耀华的蛋糕拴在竹竿尖的绳子上像被钓的鱼越过小溪和围墙。现在此小溪已加盖了预制板,不复存在了。”
1991年11月23日,蓝天鹤先生因病逝世,他的离世是我国生物化学界的一大损失。
图14 蓝天鹤与夫人张玉钿教授老年时合影。
图15 蓝天鹤夫人张玉钿教授青年时的照片。
蓝天鹤先生的夫人张玉钿(1908—1980),四川乐山人。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化学系毕业, 1935年在北平协和医学院研修营养学,回校后任讲师。1947年任副教授、代理化学系系主任。1947年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进修。1949年回国后加入华大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任教授兼生化科主任。张玉钿教授著有《成都菜蔬水果维他命丙之分析》《肝功能试法之研究》《血色蛋白之含量》《肝糖元累积病》《当归对小白鼠肝脏及子宫代谢的影响》等论文,讲课井井有条。因心直口快,使她1957年也遭遇不白之冤,夫妻同难。1978年获得平反,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图16 蓝天鹤与家人的合影。左起依次为:兄长蓝燧祥、燧祥长女蓝家清、儿子蓝家督、蓝家清女儿和蓝天鹤。
郑元瑛教授(1909—2003),1932年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毕业,1938年燕京大学有机化学专业毕业,获化学硕士学位。1941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家政系进修。1944年取得美国康奈尔大学营养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华西协合大学家政系、营保系教授兼系主任等职,后来加入华大生物研究所。1953年院系调整后,任医学院营养系主任,1954年4月医院营养科成立时兼任科主任,在学校开设营养卫生的教学、科研,在医院为病人加强营养,配合治疗、康复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元瑛教授晚年与蓝天鹤结合后,两人相互关爱备至,一直陪伴蓝天鹤先生走完了最后一段人生之路。
合上厚厚的旧相册,仿佛合上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如果你仔细倾听,或许,相册中的灵魂会因此而复活。